一,仙茅的植物学特点1,名称和分类地位仙茅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开宝本草》,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别名在四川、贵州叫地棕;在四川叫独茅;在福建叫山党参;在云南叫仙茅参;在广东、海南叫海南参;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为婆罗门参、芽瓜子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石蒜科仙茅属
仙茅,又名独脚仙茅,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据说因“其叶似茅,久服身轻”而得名。关于仙茅的功效,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唐明皇李隆基因沉迷于酒色而导致身体未老先衰,虽说年纪不大,可是身体却出现了一系列衰老的症状,诸如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腰膝冷痛、头晕耳鸣等。
2023年9月10日 星期天 白露第3天进入九月,硕果累累,仙茅的块茎也逐渐结成。仙茅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一条条翠绿的扁舟,细细的、尖尖的,呈线形或披针形,泛在绿丛之上。仙茅的名字也是因叶片似茅,又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故得此名。
而它这些作用和中药的性味归经有很大的关系,如中医认为,仙茅辛、热,归肾、肝、脾经,中医治病原则有一条,叫寒病热治,仙茅性热,所以常常用来治疗一些寒、凉的病,如腰膝冷痛、胃脘部寒冷胀痛等,而中医又讲究阴阳平衡,认为阴阳失衡则会引起一些疾病,如我们常常听说的肾虚,其实肾虚又分为肾阳虚
仙茅是仙茅科仙茅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为圆柱状,直生。闻其名已觉不一般,如神兵利器步入凡尘,据《海药本草》记载,“其叶似茅,久服轻身”,故获奇名。又相传此物由婆罗门僧人进献给唐明皇李隆基治病,因此又叫婆罗门参。
三味药煮水堪称“中药的小激素”,气虚无力者的福音。如果平时感觉到精力、体力都不够用,心慌、乏力、气短,走几步路就觉得很累,腿脚抬不起来,干啥事情都没有激情,胃口差、消化慢、免疫力差,这多是气虚、虚劳、脉弱无力,就可以参考这三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