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俗称“虎烈拉”,是一种经口腔感染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由于交通的限制,19世纪初期以前,霍乱都只是在当地流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印度门户打开,霍乱也随之在世界多个地区肆虐,沿着欧亚大陆一路向西,许多国家无一幸免。
随着商品流通的日益扩大,被称为“舶来品”的外国商品不断输入英国,英国的商品也陆续输出到外国。这些舶来品的输入,不时激起英国人的好奇心。由此可见,对舶来品抱有好奇心,并不是锁国时代的日本所特有的现象。强烈的好奇心不仅意味着对舶来品的欲望,还意味着对探求外部世界的欲望。
作者|杨斌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中国的历史学者已经注意到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迁及其影响,他们同样注意到了19世纪前六七十年的“小冰期”在中国社会留下的历史烙印,以上实证性的研究表明,在中国,气候突变大约发生在1816年,到了183
公元19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和重要事件的时期,以下是世界各地的一些主要文明和事件:欧洲。美国独立后,国家迅速发展,但北方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还在搞种植园经济,大量使用黑奴,南北方经济结构的差异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8世纪60、70年代,欧洲内部分裂,不再有统一的政治和统一的宗教观念。经过了那几次探险以后,大部分荒废的美洲大陆上,都陆续住满了从西欧来的人们,而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被欧洲人占据,成为他们未来的家园。
起因是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中国政府试图取缔鸦片贸易并销毁鸦片,引发了双方的冲突。事件经过:1840年至1842年期间,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包括占领广州、厦门等重要港口城市,并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一场反对西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殖民地独立解放运动,诞生了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家,史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825年,英国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苏格兰距离格拉斯哥不到1小时火车车程的“新拉纳克工厂”进行了“社会主义”实践,那里规定每天工作只要10小时,严禁使用12岁以下童工,工厂里有学校供职工子女上学,一时引发社会轰动,成为当时的顶流事件。
当历史的时针指向19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华大地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到1949年新中国的曙光,这段跌宕起伏的百年历程,既是民族危亡的苦难史诗,更是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壮丽篇章。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重溯那些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