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3.78吨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于当月14日顺利实现月面软着陆,随后释放“玉兔”号月球车。不知不觉中,这个时间,距今已快8年半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嫦娥三号登陆平台仍在不知疲倦的工作当中。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于10月22日发表博文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表示:我们将进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考基地的建设、火星采样返回,实施小行星探测等,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稳、更远!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计划中,载人登月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那么中国用来载人登月的火箭准备好了吗?
CCTV国家记忆在国家博物馆,有一座青铜尊造型的人造水晶,当中放置的一捧细沙是编号001的100克月球样品。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自主获取的月球样品,与40余件探月工程相关科技实物共同见证了中国如何一步步实现探月梦想。1956年,党中央作出决策:要建立中国独立的航天事业。
1月8日、9日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探测器产品分别搭乘安-124和运-20飞机抵达海南美兰国际机场随后通过公路运输方式运送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嫦娥六号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为了探索这个抬头可见的神秘存在我国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央视网消息:“从‘嫦娥一号’飞向月球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飞向月球的大门一经打开,深空探测的脚步就不会停止。”我国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的话令人印象深刻。2007年11月,嫦娥一号完成绕月探测,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揽月的世代梦想。
今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总台用AI生成技术打造了虚拟的月球环境,一起去看中国人20年来走过的不寻常的探月路↓中国人对深空的探索是从月球开始的。而今年,正好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也就是嫦娥工程立项20年。2004年立项,2007年“嫦娥一号”就实现了绕月飞行。
潮新闻 记者 何冬健 林婧从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嫦娥三号落月巡视,到嫦娥五号月面取样返回……以“嫦娥”之名,中国探月工程在月球这颗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足迹。如今,嫦娥六号即将从38万公里外的“月宫”,携带“土特产”返回。
近期印度和俄罗斯相继进行的月球探测任务又一次让“探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月球一直吸引着人类的目光几乎每个国家的神话故事里住在月亮上的神仙都是神秘、美好、纯洁的代名词千百年来人类为了触摸到这个抬头可见的神秘存在做出了无数的探索直到最近一个世纪我们才能够真正靠近它、
没炸,预计在8月23日-24日到达月球轨道附近,实施月面着陆,如果成功的话,印度将创造历史:全球第四个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的国家;很多网友听到是印度探月,都觉得搞笑,还有人说“发射即爆炸”,这么说,其实是低估了印度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