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完成分封九子为亲王,从孙为靖江郡王的大事,仪式办得隆重而宏大。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洪武皇帝朱元璋陞座奉天殿,太子朱标侍立于御座之左,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侍立于御座之右。
朱元璋能建立大明江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手下有一大批名臣武将,如比肩萧何的李善长、能谋善断的刘伯温、百战不殆的徐达、先锋大将常遇春等等。这些人在洪武年间也先后因功被封爵,如洪武三年,朱元璋就一次性封了六公二十八侯二伯,共三十六个功臣。
公爵: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郑国公常茂,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信国公汤和,凉国公蓝玉,越国公胡大海,颍国公傅友德,泗国公耿再成,蔡国公张德胜,梁国公赵德胜,济阳郡公丁普郎,河间郡公俞廷玉,郧国公廖永安,东海郡公茅成,虢国公俞通海,济国公丁德兴,天水郡公严德,姑孰郡公陶安,乐浪公濮英,蕲国公康茂才,郢国公冯国用。
在中国历史上众多大一统的王朝中,大多数王朝的开国皇帝是权贵阶级,只有汉、明两朝的开国之君是从底层开始奋斗。而明太祖朱元璋的起点最为低微,是真正的草根出身,因他小时候当过叫花子,所以网上常有开局只有一个碗,结局一片天的调侃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