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光峰科技(688007)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2024年光峰科技坚定实施“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应用场景”的发展战略,通过技术优势和差异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4.19亿元,同比增长9.27%。其中,车载光学业务进入密集量产交付阶段,实现营业收入超过6亿元。
央广网北京3月3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在吉利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表示:“随着AI技术与汽车产业的共振,我们正处于从‘车+AI’到‘AI+车’的历史转折点。今年将会开启‘AI+车’元年。AI与车的深度融合,将决定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格局。
潮新闻 记者 王凯艺AI大模型构建情感化的座舱空间,一句话就能调节灯光和温度,一个微表情就能唤醒自主服务……如今的汽车,早已不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俨然已变成一个“移动智能体”。 而在“日日AI革命”的时下,汽车的进化之路还远不止于此。
3月10日,《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记者从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武汉市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10个领域重点工作,突出2个方面重点支撑。据了解,今年武汉将重点推动大模型向智能体演进,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中给予支持。
来源:【汽车纵横全媒体】2025年两会期间,从技术融合到场景落地,从安全防御到立法规范,代表委员为AI与汽车泛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言献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更好地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相结合。
研发“硬核”底层算法 智能机器人15秒完成上下料蛇年春晚上,会扭秧歌的宇树机器人火爆出圈,引发国人对机器人科技的关注与追捧。高新区并不乏机器人生产厂家,山东经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专注于移动复合机器人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打通了车间生产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3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李彦宏文章《紧抓AI智能体爆发元年机遇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文章中,针对如何推进“人工智能+”及无人驾驶规模化应用,李彦宏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及看法。在文中,李彦宏表示,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