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马上要上台发言了,紧张得肚子痛;一到考试,就开始肚子咕噜叫;长期肠胃功能不好,情绪也会受到影响……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提出“肠脑轴”及“脑肠互动”等概念。我们可以将肠看作我们的“第二大脑”,名叫“肠脑”。
很久以前就流传着一个《狼与山羊的故事》:早在古伊斯兰时代,有些好奇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项试验,他们把一只羊和一只狼拴在一起,但是又恰好让拴住狼的绳子足够短,够不着山羊,那只饥饿的野狼只能虎视眈眈地看着山羊却无可奈何。
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胃病跟心理有关,现代医学也是这么认为的。现代医学认为肠道也是大脑,叫做肠脑,大脑跟肠道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从心理方面,胃肠疾病为什么非常多见?它跟情绪关系非常密切。人体在愤怒的时候,气血运行不是正常的运。
一般人胃病重了自然会看消化科。但精神心理科专家提醒:有一类浅表性胃炎的病人经过消化科反复治疗均不见好转,且胃镜检查结果与患者主诉症状严重不符,这类病人应怀疑是否患有疑病症等心理问题。最好到精神心理科查一查,其反复发作的胃病是否“心病”所致。
有许多患者来消化科门诊就诊,主要症状是嗳气、打嗝、腹痛、腹胀、大便不成形、腹泻、便秘等,做了各种检查都没有明显的异常,最后诊断是功能性胃肠病,医生却给开了精神类的药,那么明明是胃肠病,为什么要吃精神类药物?
有个朋友抱怨,“我明明得的是胃炎,医生也做出了诊断,给我开了抑酸药与胃黏膜保护药,但是,我仔细一看,医生竟还开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看了说明书之后发现这是一种抗抑郁药。明明得的是胃病,为什么要吃抗抑郁药呢?
当胃液不走寻常路,本应该是往下去肠道,结果掉头去了食道,甚至反到了嗓子里,这就是反酸了。消化领域的学术期刊《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全世界约每不到10个人里,就有1个人患有胃食管反流病,而在我国,患病比例约为7.69%。
红网长沙10月1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罗丹)60多岁的袁嗲嗲是一名教师,退休以后天天呆家里闲着,几年前老伴去世了,儿女们工作忙也没有时间陪他。最近他的身体开始出现了一些状况,“胃不舒服,总感觉腹胀腹痛,饭吃不下,睡眠也不好,人很容易烦躁”。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订阅哦!还记得《X档案》吗,看过的朋友们绝对忘不了剧中的离奇案件和穆德与史考莉这对搭档,但本期DOCTOR-X(医生档案)系列中我们要讲的不是UFO,也不是变种人,而是我们的医生们如何面对病魔,抽丝剥茧,找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