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开创了心理学领域的先河。他对人类思维、行为和情绪做出了深刻的研究和见解,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学说,对现代心理学和治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源:hamnerbarber 赫尔曼·艾宾浩斯(H.Ebbinghaus)曾有言:“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所以,你以为你了解心理学的过去,你就了解心理学的历史吗?简言之,你以为的心理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么?
论坛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李猛主持,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甘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渠敬东、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增定、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肖瑛、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孙飞宇、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王楠、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钟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张巍卓、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居飞,共十位学人参加了研讨。
《拯救弗洛伊德》由作家安德鲁·纳戈尔斯基(Andrew Nagorski)撰写。1938年3月,德国军队跨越边境进入奥地利,许多犹太人已经闻风逃离,而弗洛伊德——这位有名的大人物——却决定留下来,继续在故土生活并从事他的研究。当时他年逾80岁,身患癌症。
在很多人眼中,弗洛伊德是一位经典心理学大师,真正的学术明星。然而,法国作家米歇尔·翁福雷透过《一个偶像的黄昏》一书告诉我们,上述形象是加了“滤镜”的效果,弗洛伊德真实的形象,很可能令人跌破眼镜。翁福雷以尼采式的方式,撰写了关于弗洛伊德的心理传记,给弗洛伊德进行了全面“祛魅”,揭开了弗洛伊德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很多人眼中,弗洛伊德是一位经典心理学大师,真正的学术明星。然而,法国作家米歇尔·翁福雷透过《一个偶像的黄昏》一书告诉我们,上述形象是加了“滤镜”的效果,弗洛伊德真实的形象,很可能令人跌破眼镜。翁福雷以尼采式的方式,撰写了关于弗洛伊德的心理传记,给弗洛伊德进行了全面“祛魅”,揭开了弗洛伊德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们经常说到成长,成长意味着各种能力的增加,以及人格的完善。但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在成长过程中,有时我们会进入与成长相反的方向;面对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不能处理的困惑和难题时,内心往往会不想长大,想追随心中的孩童,随心所欲地任性。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