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斗,中国趁机浇油:特朗普的全球战略意图何在?】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美国与中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这似乎并不仅仅是一场实力和策略的对抗,而更像是互相“戏耍”与挑衅的交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动作让人不禁思考:是脸皮太厚还是另有隐情?
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袭击文:科技大怪兽编辑:沐沐前言美国与胡塞武装之间的斗争已经持续4天之久了,造成的伤亡也是很多的。据统计,光是16日的时候,就已经有154人在美军的炮火中,受伤甚至是去世了。但人们对美军的动机感到很奇怪,因为美国最近的事情真的很多。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8月6日报道,驻扎在加利福尼亚的海军陆战队6月底测试了新型陆基反舰导弹,海军陆战队计划几个月后就给夏威夷的新部队装备这种武器。这一里程碑反映出美国海军陆战队重新关注与海军并肩作战,控制西太平洋重要航道。
近日,特朗普下令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表面上是为了“打通红海航道,保护美国航运资产”,实则暗藏玄机,其真实意图可能是控制全球航道,甚至对中国形成制衡。 自巴以冲突升级后,胡塞武装频繁袭击红海过往船只,导致国际航运风险陡增,全球航运成本激增。
在当前国际局势中,美国围绕红海、马六甲海峡等关键航道展开的策略,试图通过控制全球航运,对中国制造和出口形成制约。这种战略打击涉及高昂的靠港费和附加服务费,意图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尽管如此,中国已有应对策略,如缅甸港口布局、一带一路以及北极航道开发,试图分散风险,保障贸易畅通。
香港《南华早报》28日称,根据美国海军研究所发表的一篇论文,在机载布雷领域经验丰富的美军指挥官维克托·杜伊诺建议,一旦爆发台海冲突,“美国可以采取积极但低成本的战略”,通过在黄海和珠江三角洲海域布设水雷,作为威慑或经济手段,以“迫使大陆返回谈判桌”。
引言:地缘博弈中的“黄金水道”2025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高调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并暗示不排除“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这一言论不仅引发巴拿马政府的强烈抗议,更将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到这条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黄金水道”上。
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本报记者 丁雅栀在美国和英国联合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后,美国于当地时间12日晚至13日清晨又单独对胡塞武装发动第二轮打击,以此“回击”胡塞武装自去年11月19日以来对红海南部和亚丁湾商船接连发动的袭击。
在二战和越战这两个历史背景下,美国在对日本和越南的战争中都采取了海上封锁作战。本文旨在探讨二战和越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及越南海上封锁作战的特点,通过分析二战和越战的历史背景、海上封锁的战略目标、实施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果,揭示了这两次战争中美国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战术。
在经历“黄金美元”之后,美国通过“石油美元”,通过控制“工业血液”控制了世界经济,维持了经济和政治霸权。当前,石油的品种属性有所减弱,而且世界其他产油国也出台强力的反制措施。那么,在经历“石油美元”之后,什么品种会成为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