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摄影: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 叶嵘通讯员 肖璐笛 席天娇 王哲哲地下管网作为市政网络的“毛细血管”,维系着城市的代谢功能,若不及时对其“体检”,扫除病害,暴雨内涝、污水散排、管道堵塞等问题便会层出不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4日讯“地下管道地形复杂,管道机器人不仅要成为‘越野车’,还要变成‘小坦克’。”3月23日,2023年长江经济带(武汉)水•生态环境科技博览会上,一辆管道检测机器人被推介,其底部安装了履带,如同一辆小坦克。新款管道检测机器人安装履带,如同小坦克。
参考消息网2月22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1日报道,中国在空间站上成功完成了空间站管道检测机器人在轨试验。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介绍,该试验于前不久进行,旨在检验这款机器人能否有效适应管道环境及其安全性。
这篇文章发表在ScienceDirect,文章标题为《Analysis of climbing in circular and rectangular pipes with a reconfigurable sprawling robot》。
市政工作人员准备操控管道机器人深入地下进行探查。本报讯(文/图 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杨新日)截至昨天,翔安市政集团水务管理有限公司已完成内田溪流域19个雨水排口排查整治,助力全区雨水排口排查整治工作。
原创 严益章 科普中国走在大街上,突然发现原本畅通的道路封闭了,伴随着一阵阵钻心的电钻声,相信不少人都曾被道路施工带来的问题所困扰。截至目前,我国市政供排水管道总长度已超 200 万公里,组成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地下网络。
相关报道: 爱济南记者一线看防汛:有了这个神器,不用开挖就能修复破损地下管道爱济南记者凌晨探访防汛一线: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7月19日凌晨,爱济南记者在位于济南市经八路的排水管道施工现场看到一个小巧灵活的智能机器人,机器人上方装配有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