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2025 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形成与高水平开放、 高质量发 展相匹配的 “ 关、 汇、 税、 融” 制度体系,实现货物、 资金、 人员等资源要素更加自由便利流动,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在 岸离岸两种业务、 投资贸易金融物流等集聚融合的对外开放新高 地;到 2025 年, 进出口总额达 4000 亿元,集装箱吞吐量达 3700 万标箱;
来源:经济日报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湾区经济不仅在本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世界银行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约60%的经济体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湾区经济。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刘颖妮7月16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该指数是连续第九年对外发布,旨在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政策的落地与创新方向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宝安日报】2024年12月27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研讨会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沟通交流工作机制第二次会议成功召开。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工信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公安厅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在期待之中宣布,赋予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更大的空间、更大的权限和更大的未来,让“双区”成为5.6万平方公里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两面旗帜。
南都讯 记者王睦广 近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研讨会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沟通交流工作机制第二次会议召开。会上,前海与横琴、南沙、宝安共同签署《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试点互认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
本报记者 周子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提到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6.99万亿元,同比增长9.
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湾区经济不仅在本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世界银行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约60%的经济体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