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著名历史学家根敦群培在《白史》中引用的北宋初期《新旧唐书》中关于烤饼的一段记载:周边民族从汉地到藏地的途中,看到了藏族人以青稞面(面)做成碗状的饼子,将其烤制后在里面倒入茶水等食用。根敦群培在文中提到他在布达拉宫也曾见过这类“可食用的碗”。
图为位于西藏山南措美县哲古镇的全球首个超高海拔的风电项目。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中新网拉萨6月17日电(记者 赵延 杨程晨)“西藏自治区整体已经实现碳中和,可为国家双碳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如果你想零距离感受西藏这片土地,不妨竖起耳朵,或者在草原上追牛奔跑,再或者俯下身来……试试牛粪的温度。如果你不敢,那我来!在神奇的西藏,牦牛浑身是宝,包括它的便便。牧民们把牛粪收集起来,用作燃料,既经济又低碳。
去西藏旅游的次数多了,也就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去乡村里玩的时候,看到家家户户的屋顶和外墙都贴满了牛粪,这些牛粪被做成一个个圆形的饼状,一墙的牛粪饼贴得特别整齐,看起来很是壮观,也为房子带来一种特别的装饰效果。
牛粪在藏语中称之为“久瓦”。“久瓦”在高原牧区作为烧茶做饭的燃料已有千年的历史。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广大农牧民至今视其为最佳的燃料。“久瓦”除了作燃料外,在藏民族日常生活中还有着特殊的用途与含义,藏民族传统生活与“久瓦”息息相关。
【编者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走入真实生活,去寻访祖国的角角落落。他们或是去偏远县乡支教,或是去考察河流生态,或是去拜访非遗传承人……他们把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当理想与现实碰撞,当知识与力行结合,他们体会到了怎样的青春滋味?又对社会与未来产生哪些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