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提出15周年,“生态余杭2020”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4月中旬启动,经过案例申报、初步筛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审以及整合提炼,现在,最能展现余杭生态环境面貌和生态环保事业成就的20张生态名片和20件生态大事终于新鲜出炉!
来源:【人民网】2月8日上午,杭州市余杭区科创大道与之达路交叉口,浙江省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杭州分会场——南湖科技成果转化新建项目现场,随着一声令下,工程车喇叭齐鸣。这不仅标志着参加活动的重大项目正式开工,也吹响了乙巳蛇年余杭区重大项目推进的冲锋号。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如何才能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住新的形势?昨天,余杭区召开产业经济发展大会,明确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余杭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途径为“产业为王、优势再造”。
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引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2月23日,浙江省首届“未来工厂”发布会在杭州市余杭区召开。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阿里巴巴总部所在的余杭,以数字经济见长。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冯洁 李季 记者 张云山1月17日,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主办,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承办的打造“未来工厂推广中心”工作启动会在杭州市余杭区中国电信浙江创新园举行。
来源:经济日报企业作为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是新质生产力主要载体,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2024年,浙江新增“雄鹰”企业50家、上市公司2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3.
光明日报记者 刘 坤 陆 健 刘 习 卢 璐1月17日12时07分,浙江省首颗海洋卫星——“蓝碳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截至目前,浙江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已超14.8万件,首次进入全国前四……之江大地上,创新热潮处处涌动。
今天上午,临平区举行2024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活动,共涉及58个项目,总投资超281亿元,覆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能物联、绿色能源、新消费等产业领域,吹响了抢抓投资、抢抓项目、抢抓发展的集结号,全力冲刺“半年红”、决胜“全年红”。
原标题:浙江持续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初冬时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彭公数字化未来农场迎来草莓丰收季,不少市民赶往这里抢一口头茬的“鲜甜”。农场员工给包括草莓在内的农作物都贴了二维码,扫码识别就能快速录入数据,通过盆栽内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每天定时定点精准灌溉。
“不好意思,刚才我和几个股东在讨论上市资料,让你们等久了。”许生军,浙江辰鸿纺织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或许是因为当过兵的缘故,许生军做事雷厉风行,上午10点,他已经开好了晨会和股东会,他直言:“禹越,给了我一个创业的好平台。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钱颖可 秦宇杭商用卫星组网迈向太空,超高压电缆潜入大洋深海,元宇宙技术打开虚拟世界大门,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实体制造……行走在浙江的科研机构、企业车间、产业园区,记者看到高端化、智
3月6日,市委会赴余杭区百丈镇举办“巾帼助共富·文化共传承”暨纪念“三八”妇女节活动。活动旨在通过文化调研和交流,增强女党员文化自信,激发她们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巾帼力量。市委会委员、市委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滨江区基层委主委宣苏岚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