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琳“如果说一座城市有灵魂,那么安庆的灵魂就是黄梅戏。”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在她的再芬黄梅公馆,和我们聊了安庆和黄梅戏的故事。再芬黄梅公馆 潮新闻记者 郑琳 摄200多年前,四大徽班就是从这里入京,最后发展成京剧。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琳“如果说一座城市有灵魂,那么安庆的灵魂就是黄梅戏。”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在她的再芬黄梅公馆,和我们聊了安庆和黄梅戏的故事。再芬黄梅公馆 潮新闻记者 郑琳 摄200多年前,四大徽班就是从这里入京,最后发展成京剧。
一座黄梅城,满城戏中人。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安徽省安庆市是一座有“戏”之城。徽班从这里出发,辗转进京,融南腔北调于一炉,孕育了国粹京剧。黄梅戏更是从安庆唱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何进一步保护传承好黄梅戏艺术?
中新网合肥9月23日电 (记者 张强)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22日晚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开幕。9月22日晚,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开幕。安庆市委宣传部供图黄梅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民众欢迎。
今晚《直播安徽》走进安庆。安庆,是长江流入安徽的“第一站”,素有“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美誉。皖江文化由此发源、“桐城派”在此生长、黄梅戏因此而兴、可谓人文璀璨;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蒸汽机轮船从这里轰鸣启航,近代民族工业就此生根,彰显实干风骨。
央广网安庆9月22日消息(记者赵家慧)安庆市是座“有戏的城市”。黄梅小调在这里发芽,唱响大江南北、享誉海内海外,成为“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徽班从这里出发辗转进京,融南腔北调于一炉,孕育了国粹京剧。在安庆,黄梅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省政府副省长孙勇,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赵雯,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张祥安,省政协副主席罗平,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田云鹏,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黄小驹,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范荣晖;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灯火辉煌”的倒扒狮老街。人民网 王锐摄人民网安庆2月13日电(王锐)“现在到安庆,不逛逛倒扒狮老街那必将是一种遗憾。”这是安庆本地人喜欢说的一句话。倒扒狮老街始建于明朝,因为牌坊基座上雕刻有倒扒狮而得名。
原标题:吹过山野的风,黄梅戏带来“泥土香”安庆黄梅戏会馆内上演黄梅戏《打豆腐》。记者 李季 摄“一座黄梅城,满城戏中人;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乘车行驶在安庆,街巷里隐隐传来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演唱的黄梅歌,悠扬婉转,沁人心脾。安庆,被誉为一座“有戏”的城市。
它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它曾是安徽的省会 “皖”字由它而来 安徽的“安”取自于它 它孕育的文学流派名冠天下 它是洋务运动的发源地 它曾与沪、宁、汉、渝并称“长江五虎” 黄梅戏在这里发扬光大 它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 ▼安庆区位地形图 01 山河旧梦 安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黄梅戏是安徽省著名的文化符号,更是安庆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一座黄梅城,满城戏中人;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12月7日晚,“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团来到了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公园南大门旁的再芬黄梅公馆,共赏黄梅曲调、品古韵悠长。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9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安庆有戏》的报道。“一座黄梅城,满城戏中人;一曲黄梅调,谁人不知是安庆。”9月22日晚,安徽省安庆市的黄梅戏艺术中心星光璀璨,悠扬婉转的旋律中,一台《天下黄梅》文艺演出拉开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