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发布】日前,“创新海洋 策源未来”全省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专题活动在杭州举办。活动中举行了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园(滨江)揭牌仪式、浙江海洋科技首批创新联合体成立仪式,发布解读全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开展海洋科创项目路演和专场对接交流活动。
青岛全面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打造高能级平台催生引领性成果,畅通体制机制加速成果“变现”近日,青岛益泽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奠基,项目占地面积50亩,新增投资1.8亿元,新建二期车间、研发中心楼和综合楼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
为深入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海洋强省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响应“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号召,近日,“智汇南沙,向海而‘新’——南沙区海洋新质生产力·智能无人技术”科普活动在南沙区举办。活动包括无人船设备展示、专家主题讲座、互动交流等环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12月7日,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暨海洋科技成果发布交流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会上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联盟揭牌成立。据悉,现场发布了37项海洋科技成果,以及58项海洋领域技术需求。9项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在现场同步签署。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2月26日电(鲍梦妮)12月26日,浙江海洋科技首批创新联合体在杭州成立。其旨在加快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更大力度推动产学研联动,具体包括浙江省海洋新能源创新联合体、浙江省深远海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创新联合体、浙江省海洋潮流能创新联合体。成立仪式现场。
前不久,由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牵头共建的海洋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青岛成立。联盟囊括了8家高校、研究所、学会,旨在形成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同体,协同促进海洋能研发、设计、制造、服务全产业链一体化深度融合。
许晨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向前沿科技寻求赋能的机遇,广袤的海洋同样如此,人工智能在海洋产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花齐放”的当下,青岛作为海洋科技之城,率先在海洋领域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海洋领域,加速催生海洋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在位于崂山区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里,研究人员加班加点推进抗肿瘤海洋医药研究项目。如今他们可依仗的“法宝”中多了人工智能技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洋医药研发。比如在研发前期,我们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从大量的数据、物质中查找筛选所需的分子,能够有效节省时间和精力。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4日讯 海洋是青岛最大的发展特色,也是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日前,市科技局牵头编制的《青岛市深入实施“海创计划”加快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正式印发,这标志着“海创计划2.0”行动启动。
【专家点评】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及其关联活动的总和。借助科技力量优化海洋资源开发、推动海洋产业创新,不仅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促进海洋经济繁荣发展的主引擎。
9月25日,青岛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为进一步聚焦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锚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青岛市研究制定了《青岛市深入实施“海创计划”加快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即“海创计划2.
8月6日,“5G揽海”融合应用发展大会在沪举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供图截至2023年底,上海各基础电信企业已累计建设涉海5G基站1800个、4G基站1491个,实现了从沿海到近海、远海区域的广泛覆盖,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
用好“国字号”科研院所等资源,聚焦海洋特色加快产业集聚,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引青岛蓝谷:构建“海洋科学城”新图景海洋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上聚力攻坚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