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丁剑看来,近日在上海召开的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是一次大同行之间的交叉碰撞,“这个论坛涵盖了基础科学研究的很多方向,不仅是数学,还有计算机、物理等。”大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小同行不一样,“大同行做的东西我可能是完全不知道的。
40多分钟的采访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丁剑和聆听他的记者们都多次笑出声。一位旁听的工作人员说:丁剑应该很会讲课。的确,穿着衬衫、牛仔裤、运动鞋,戴着眼镜的丁剑,年轻、坦诚、直率、幽默。他刚刚做完一场报告。
丁剑一身黑色西装,端坐台上,注视着台下,眼神真挚,稍显紧张。今年8月,在第九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因出色的概率论研究获得“2022ICCM数学奖金奖”后,丁剑受邀与数学家丘成桐、杨乐等一同参加一场媒体见面会。
近日,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的数学顶级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的“Articles To appear in forthcoming issues”栏目中显示,北京大学袁新意一篇题为“Arithmetic bigness and a uniform Bogomolov-type result”的研究论文出现在列表中。
SHANG HAI7月24-26日,3位菲尔兹奖获得者,6位各国院士,近40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希腊、伊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顶尖科学家将齐聚上海,共同出席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发表高水平学术报告。
近日,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包括三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近40位顶尖科学家相聚科学会堂,探讨“基础科学的现状与未来”。论坛举行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莫毅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