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都说乾隆皇帝沉溺酒色,日日笙歌宴饮。喜欢微服私访,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说乾隆不饮酒,他用晚膳时通常是要小酌一番的,但是,会有专门的酒来供他饮用,用于活血养生,对身体是有益的,算不得嗜酒。
康熙从继位直至去世,基本所有的生活轨迹都被清楚的记录在《清圣祖实录》中,在《实录》中没有一处记录过康熙微服私访过,而且康熙本人也比较反对微服私访,在《实录》第二百七十一卷就曾记录过康熙反对微服私访的言行,康熙认为微服私访耽误正事,要想知道天下事不一定要靠微服私访,微服私访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最近有一则“市委书记陪市民打车苦等55分钟”的新闻火了,原来三亚市委书记张琦乘坐动车到达三亚后,看到火车站出租车长廊旅客排起了长龙而出租车只有三三两两,立即要求相关部门紧急调度出租车运力,并且在政府微信工作中发表了关于出租车运力不足的感言,最终陪着最后一位旅客搭上出租车离开。
体察民情调查案件,其实在历史上是毫无历史依据的。从《清圣祖实录》就可以看出帝王是很排斥走入民间的。晚间康熙的一篇圣谕,上言道:“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庚申,谕大学士,学士,九卿等:朕尝观书,见唐明皇游月宫,宋真宗得天书,此皆好事狂妄书生伪造,岂可以为实而信之乎!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郑纸坊虽小,奇事也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清代,乾隆皇帝为了能真正了解到真实情况,特别是国人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真实状况,乾隆皇帝就经常轻车简从,隐名埋姓,不露声色地到全国各地人间进行微服私访,短则十天半月,长则数月达年。
熟悉影视剧的人都知道,清宫剧中曾经有一个题材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它就是所谓的私访剧。这个类型前有火爆两岸三地的《戏说乾隆》,其主题曲至今依然是很多人记忆中的经典;后有第一部大爆,并且连续拍了五部的长寿系列剧——《康熙微服私访记》。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君主。这些王朝的统治者无论是英明神武还是昏聩无能,他们还是非常有涵养的,很少会和布衣一般见识。大清王朝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天下归一。身为天子,乾隆皇帝却一直没有局限于在金銮殿批阅奏章,而是经常微服私访。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乾隆皇帝多次微服外出民间,这是严重不符合史实的。乾隆皇帝偶尔也会外出,但每次外出,都是几百几千人的阵势,举个例子,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是2000多人的团队,前呼后拥的,还带了嫔妃出行,其中,1784年那次下江南,有个随行的嫔妃,叫“诚嫔”,还从船上不慎掉水里,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