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6月28电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持续用力”,为进一步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于育人全过程为培养理念,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构建以“理实一体”为特色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就开设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专业是他们在之前的幼儿发展专业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新设立的,今年他们在山东招夏季高考考生32人,春季高考考生15人,在省外招11人。
中新网三亚1月11日电 (记者 张茜翼)近年来,孩子三岁前的托育工作让不少父母发愁。面对带娃难题,谁能来“搭把手”?海南给出自己的方案: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让“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10日一早,三亚市民张盈盈将孩子送到三亚市托育服务指导中心。
原标题:托育服务要托得住更要托得好有托育班可送,解决了有娃家庭的需求,但如何把服务做优,不仅是早教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一些配套措施、标准需要不断完善,如此才能以良好的托育服务托起幼儿的成长,托起家庭的期望近日,浙江一公办幼儿园开设“乳儿班”,为6—12个月的婴幼儿提供托育服务。
婴幼儿阶段是教育的起点。在“家门口”能否享受到普惠、科学的托育服务?便捷、经济、智慧的普惠托育体系如何构建?日前,第三届托育服务发展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婴幼儿托育服务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分享观点及实践经验。托育服务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
原标题:让托育服务不负所托近3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累计新增托位20万个;多地出台条例或行动方案建设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33个城市(区)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当前,托育服务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在托育机构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犹在。
2023-11-01 09:08来源:中国青年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托育人才紧缺 供需矛盾如何破解当前,0-3岁婴幼儿照看难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多方努力,出政策给投入,以此解决“带娃难”问题。
如何强化托育服务人才支撑——三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观察(下)本报记者 田玉 赵彩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幼有所育上持续用力,并将其作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之一。幼有所育,离不开优质人才。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托育机构设置标准》《托育机构管理规范》,指导托育机构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科学、规范的照护服务,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大纲。
原标题:如何破解托育难题“托育”,即主要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包括早期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的照护服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
一边是已经会走会跑却未到上幼儿园年龄的2、3岁“小小孩”无人照料,另一边是托育机构实际入托率偏低。正在召开的北京两会上,“加快普惠托育体系建设”再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新增1万个托位,这1万个托位从何而来?家长和社会需要怎样的普惠托育?
据媒体报道,为强化托育服务人才供给、提升人才水平,推动托育行业健康发展,北京市多所中高职院校开设了婴幼儿托育服务相关专业,通过专业的学历教育输送人才。北京市卫健委、教委等部门也在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在岗从业者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