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据统计,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500万,记者从中国残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2.6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也拓宽了残疾人的职业选择。
“滴滴答答……”在广东清远的一间2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李阳(化名)将眼睛凑近屏幕,食指熟练地点击鼠标,将“电视机”“打开”“关闭”等一大批词汇,标注上“物品”“动作”属性。这样的操作,他每天要重复成千上万次。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月 上海报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催生了“新流水线工人”,时薪介于10元至30元之间,它时髦的新名字叫“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大模型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智慧冲击,令人惊叹于它前沿的神经网络研究、精密的计算机设备和光鲜亮丽的精英人才结构。
据CNBC和Gizmodo等媒体报道,OpenaAI雇佣了大量外包劳动力协助他们完成“必要的数据标记任务”——也就是给数据打标签,正式一点的名字叫做“数据标注员”、“数据标注师”,或者,“AI训练师”。
2月15日,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兼职猫平台报名了一份数据标注员的兼职,当晚,项目负责人赵强杰电话询问了记者的基本情况,随后将记者拉至一个名为“试标”的微信群里。“新进群的同学先看群公告,再看聊天记录里的视频,看完有想做(数据标注)的,私聊找我试标,只差三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