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缅边境上有这么一个地方:它不属于中国,却有着大量汉族人居住,从行政到教育都和中国脱不开关系;它名义上属于缅甸,却又经常和缅甸中央政府分庭抗礼。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的,缅甸内政问题的源头之一——佤邦。
此次运送的物资中,有500000个化验室使用的外科口罩,100000个手术室用一次性头帽,100000个面罩,497桶18L装的次氯酸钠,7台便携式X射线体温检测机,14台心电图仪器和140台吸烟机 。
缅甸北部的军事版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而佤邦联合军正面临着重大的抉择。首先,对缅甸当局而言,这次停火协议意味着他们在缅北的行动取得了一定胜利,果敢同盟军的“1027行动”基本结束,让缅甸当局在该地区的统治进一步稳固。
上一篇文章说了1960年代缅北风云大幕是怎么拉开的,交待了“三支老兵”的形成和“四大军区”的建立,缅G在1970年代发展至鼎盛时期,缅北邻近我国边境的“克钦-果敢-北佤-勐拉”一线,尽入缅G势力范围,基本回到“1941年线”时候的状态。
这些缅北地区与中国云南边境相邻的各个口岸,每天都排起长队,挤满了等待回国的人。他们有的刚刚低价变卖了在缅北的赌场、酒店,有的忍痛关闭了日进斗金的现金网公司,有的悄悄告别曾经一起生活的多年的“二奶”“小蜜”,一人一个行李箱,一身臭汗地排着队,再也没了往日“不可一世、日进斗金”的神气,再也找不回那种“每赚50万必放烟花庆祝”的豪气。
1948年1月,缅甸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在缅甸北部的掸邦彬龙镇上,在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将军的斡旋下,缅族、掸族、克钦族等多个民族领导人一起签署了著名《彬龙协议》,为了一起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表示同意建立统一的缅甸联邦,成立一个拥有自己主权的独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