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读书人张泽勇:读书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放的方式。通讯员沈文供图湖北日报(荆楚网)讯 记者安立、实习生张璟、凌馨霞48岁,大多数人还在为事业打拼、为子女学业忙碌,而对于张泽勇来说,48岁是他十三年读书之旅的新起点。十三年前,时任三峡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的张泽勇已站在事业的巅峰。
日前,由四川省文联、省美协主办的“王敬恒(王易)纪念展”在四川美术馆举行。王敬恒是四川已故著名画家,展览展出了王敬恒生前创作的138件国画和书法作品。1927年,王敬恒出生于成都一个商人家庭,后家道中落。他以小学老师的身份工作直至退休,但是书画之道才是他魂牵梦绕的归宿。
与前两季问卷不同的是,本季特请出史航、郑渊洁、肖复兴、唐小兵、傅光明、李冬君和袁一丹七位《天天副刊》的老朋友、资深爱书人士作为问卷“出题人”,他们把对于阅读的思索融入了题目中,在高质量的提问与回答中,读者们可以领略到阅读给人类带来的喜悦与力量。
近日,在首都图书馆举行的“四合书屋”揭幕暨《阎崇年文集》新书发布会上,阎崇年说:“自从人类有书以来,世界上只有书可以与人相伴终生,父母、夫妻、子女、亲友等都不能,金钱、地位、荣誉、权力也都不能,只有书是人的终身朋友。
在北京东五环外有这样一个小村落,这里聚集了数万北漂打工者。他们以独一无二的视角阅读城市,阅读人生,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范雨素,1994年来北京打工,现在职业是育儿嫂。她做过服务员,摆过地摊儿,在旧货市场卖过二手书……多年来,范雨素的工作一直在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对阅读的热爱。
◎张定浩《不任性的灵魂》收录张新颖老师15篇有关西方现当代作家的读书随笔,其中有4篇是关于博尔赫斯的。最早一篇《博尔赫斯三题》写于1991年,最近的《七个夜晚的读书人》写于2016年,篇幅都不算很长,但时间跨度却很长,首尾相隔25年。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它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