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也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但是,久病成医。其实有很多有经验的糖友,他们对于自身的糖尿病管理很有一套。他们认识到糖尿病的“五驾马车”可以并驾齐驱,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以及健康教育。一位八旬的老人声如洪钟、步履矫健,耳不聋、手不抖。
去年9月,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出色,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的首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技能力量。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五位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金牌的选手代表,围绕“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与大家交流。
来源:【中国教育报】星期三 ▪ 9月25日中教君早间话新闻 ↓读 ▪ 教育要览▶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围绕近视常识、病因与危害、预防、监测和矫正及控制几个方面展开系统阐述。
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10日电(杨亮)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西泊庄村,“吹糖人”的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糖人”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加热变软后,一团热乎乎的糖稀,被塑造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糖人”。2019年,肃宁“吹糖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作糖人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者都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制作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
一块小小的糖稀,在她的手上一拉一抻,再捏几下吹一吹,一个个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糖人”就出来了。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还有“金虎啸春”贺岁送福的生肖动物,一件件栩栩如生,有没有勾起你童年的甜蜜记忆?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每当看到晶莹剔透的糖人,总是会唤起人们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在河北定兴,吹糖人技艺传承人洪树明从事这门手艺已有30多年。他将“吹”与“塑”巧妙结合,作品惟妙惟肖、活泼淳朴,不仅有动植物形象,还有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蕴含其中。
手腕轻抖,丝一般的糖浆从勺中缓缓流下,一勺一铲一石板,勾线抹片,寥寥数笔,一朵栩栩如生的玫瑰花就完成了……驻足在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沈阳李氏糖人制作技艺”工作室门前观看的游客们无不啧啧称奇。李凤艳制作属于沈阳的糖人。
中新社沈阳11月18日电 题:沈阳李氏糖人传承百年“甜美记忆” 搭起中外“糖桥”中新社记者 王景巍“能有机会带着我们的非遗项目走出国门,我感到非常荣幸,让世界更多人了解中国古老的糖人技艺,让更多人喜爱它,是手艺人一生的坚守,就像我爷爷当年把这门技艺传给我时说的‘守一技,终一生’。
渭南青年网(www.wnyouth.cn 特约通讯员/李世居摄影报道)12月20日,在大荔县同州湖旅游景区偶见农村老艺人张士勇吹糖人,但见他把一块熬制的饴糖拿在手中,经过嘴吹、手捏、拉等方式,不大一会,就吹活灵活现的“糖马”“老鼠偷油”等十二属相,吸引了不少游客。
手塚新理所开店铺的网站主页展示着他的作品(网页截图)国际在线专稿: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一名26岁的糖果师制作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糖人,他的手法细腻、用色巧妙,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受到媒体的极大关注。这位糖果师名叫手塚新理,出生于1989年,从19岁开始学习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