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力度,是未来经济的“新解法”。其中,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领域。“AI+”可以赋能千行百业,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各行业拓展的重要引擎。从“百模大战”到“大模型内卷”,再到现在,AI开始在各行业领域沉淀、落地。
【阿里云副总裁李飞飞:AI下半场打“系统战” 大模型预训练将走向“寡头化”】财联社2月26日电,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2月26日在2025阿里云PolarDB开发者大会上谈到对DeepSeek近日开源周相关发布的看法,他认为,随着DeepSeek的火爆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算力、存力和运力成为了各产业革新与进步的关键要素。针对AI应用的下半场,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有着清晰的布局——不仅关注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场景,还致力于推动AI技术在百行百业中的广泛应用。
封面新闻记者 蔡世奇7月9日,真我在深圳正式推出旗下最新旗舰手机真我GT6,真我也成为了在6月荣耀和一加接连发布新机,为2024中国手机市场上半场战事首尾的品牌之后,第一个在7月发布新机的手机厂商,也正式拉开了2024年国产手机大战的下半场帷幕。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智库研究员 徐也晴历经长达一年之久的“百模大战”逐渐趋于平静。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国完成备案并上线、能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数量,已达190多个。
本报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合肥报道今年以来,“AI驱动”“端到端”“大模型”成为汽车智能化的高频词汇。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这两大高地上,主机厂、供应商等角色各显神通,围绕AI大模型展开激烈角逐,汽车智能化已经进入深度变革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重庆报道 手机一扫就能识别农作物病虫害,随口一问就能得到涉农政策知识的解答;无人机帮忙巡检、喷洒农药、运送蔬果;利用算法、数据模拟预测植被未来长势......AI、高新科技已经渗透进乡村的田间耕种、日常生活。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记者 林碧涓)在近日举行的中国5G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14.1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9个,提前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
12218,是广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密码”。即日起,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以深调研的方式记录这场“产业竞速赛”,深入工厂车间,探寻企业“智造”动能,推出广州观察之走读“12218”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人类可以永生?古人追寻的“长生不老”的梦想,可以通过AI实现?目前,南京已有公司在探索!“AI赋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12月2日,江苏省工商联主办的AI赋能产业江苏大会在南京召开。大会中的诸多南京元素表现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