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是连接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桥梁,是胎儿在子宫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宝宝出生后它的使命就完成了,但被剪断的脐带形成了新的创面,需要新手爸妈重点了解脐部护理知识,如果护理不当会危害宝宝健康引起严重后果。
有的宝宝在哭闹的时候,肚脐会出现一个圆形的肿块,而过一段时间,这肿块就会消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新生儿肚脐突出吓坏了没有任何育儿经验的父母们,那么宝宝肚脐突出会不会有危害?要怎么处理好呢?所谓“气肚脐”,其实不是“气”大所致,而是孩子的肠子从肚脐处突出造成的。
在新生儿断脐时,脐带中的脐静脉、脐动脉被切断扎闭,逐渐纤维化并与脐孔部皮肤组织相愈合,在腹部中央形成了一个薄弱区,当腹压增高时,腹腔脏器即由此部位向外突起,疝囊直径多在1cm左右,偶有较大者可超过3~4cm。
出生14天小囡囡(化名)虽仅有4公斤重,却哪点都不输给别的宝宝,十分乖巧可爱,每天喝饱奶、睡足觉。可是,最近小囡囡的父母发现她的肚脐眼总是会有渗液,于是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且症状已持续了有12天。“小囡囡是第三胎,之前都没有类似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受访专家/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 朱小春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惠芳有些细心的妈妈会注意到,新生宝宝哭闹时,肚脐眼处就会鼓出个圆包,用手轻轻一摁,包块就又缩了回去。这是脐疝!该不该治疗,且听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朱小春的详细解答。
1.宝宝的脐疝是什么? “脐疝”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它是一个球形的可变性肿物。稍大的宝宝安静地躺着时,肿块就会消失;哭闹,咳嗽或直立时肿块就会出现。稍微小点的宝宝就会一直鼓起。2.宝宝的脐疝是如何形成的? 脐疝是宝宝的场子从肚脐处突出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