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腿——生产队纪事之一文/庄园一庄要是俺本家的二叔,他是个瘸子,社员们送他外号——好腿。二叔的那条瘸腿,长年被一条裤腿严严实实地裹着,任谁也没有见过。同样也是瘸子的二蛋哥,那条小儿麻痹落下的细腿整天耷拉,甩巴着。他总是看不惯二叔,多次试图扯去二叔的那条裤腿,但都没有成功。
“打平伙”,是东北农村聚餐的俗称,多流行于男人之间。但有的人不知道咋回事,一句话,大家凑钱吃东西。在乡下,干农活时的“打平伙”钱,由生产小队出,然后按人头分配摊派,记在每个人的账面上,等到年底生产队决算时,从年末“分红”中扣除。
打平伙是榆林及蒙晋一带流行的一种习俗,为何这一带人喜欢打平伙,这与地理位置、淳朴民风有关。打平伙挺有讲究,农忙时一般安排在下雨天,尤其连阴雨天农民不出山,只要砍回草安抚好牲口,男人就可以呼朋唤友聚集一起抽烟叙话,通常去一些憨厚大方的人家,一阵闲聊之后,有人提议打平伙,大家七嘴八舌凑份数,得到一定数量才能促成一个平伙场,嘴馋人为了吃肉躁动不安,但有时份数凑不足被迫放弃,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打得起平伙,平火场也是好汉场,短缺份数时,大方人就多报几份,豪爽霸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时隔五十多年,当年下乡插队的好多事情都淡忘了,唯有当年“打平伙”的那次经历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就在我下乡插队的第二年末,生产队刚结束了年终结算,分完了红,二锁就找到我,说二虎爷邀人“打平伙”,专门让二锁来问我是否愿意参加。
文|胡建平1975年,我满20岁,把火热的青春献给了人民公社时代,全身心投入到生产队劳动中去,曾经的奋斗经历,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今萦绕在心头。 记得有一年收秋季节,队长分配我们到四里外的老官道(也叫大道壕)削高粱。
四 儿 的 火 红 年 代。我们是在唱着《东方红 》、《洪湖赤卫队》、《大海航行靠舵手 》、《学习雷锋好榜样 》这些歌曲、听着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看电影《沂蒙颂》、《创业》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