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据报道,ChatGPT 每响应一个请求平均耗电2.9瓦时,每天响应约2亿个需求消耗超过50万度电。当前,算力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争之地,而作为算力底座的数据中心正是“用电大户”。
◎本报记者 梁乐 朱彤近日,新疆哈密市举办新质生产力重大产业招商签约大会,围绕氢能、算力产业,共签约项目13个,签约金额达227亿元。近年来,哈密市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作用,厚植产业发展土壤,全力打造新疆氢能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哈密(伊吾)算力经济创新示范区。
(央视财经《央视财经评论》)今年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热潮,产业化应用不断提速,随之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也引发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AI的尽头是算力,而算力的尽头是电力。”那么,人工智能到底有多耗电?人工智能的能耗问题,是杞人忧天?还是应该未雨绸缪?
来源:环球网 4月18日 ,加速电力数智化圆桌会议在深圳召开。此次会议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电力数字基础设施专题技术工作组主办,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CEIA)能源数字化专委会承办。
位于美国爱荷华州的微软公司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近年来,人类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科技红利时,庞大的耗电量也让全球电力供应亮起了红灯。在数据智能时代,数据和算力是驱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两大引擎,其背后是对电力的巨量消耗和过度依赖。
8月23日,“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能源与数字经济论坛”在未来科学城举行。活动现场发布《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蓝皮书(2024)》显示,去年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在算力能耗呈井喷式增长的背景下,电力与算力协同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日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了《山西省电力算力协同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2月10日,山西省互联网数据服务业(以数据中心为主)用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57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张乃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近日表示,人工智能与核能有“共赢”的前景。“人工智能与核能领域的合作刚刚起步。核能企业能够给算力提供强大的绿色低碳清洁能源支撑,同时,AI技术也能够促进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
近日,中国核电公告,拟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可控核聚变技术在研发过程中需要的资金量很大,央国企有义务、有责任作为“耐心资本”来推进创新进程。
人工智能技术在台前展示的是比特世界的算力、算法和数据,但其“轻盈的灵魂”背后则是土地、能源和水等物理世界“沉重的肉身”。根据本文三种情境的模拟测算,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可持续的巨量能源支撑,能源转型速度在很大程度决定人工智能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