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怀沙自沉230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岳阳汨罗市、屈原管理区举办2023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
图为汨罗“水祭”大典现场。 记者 彭正阳 摄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方 璐 赵 芸 通讯员 郑 甘 夏 凡)龙船五月抛新粽,岁岁端阳忆楚魂。6月21日上午,湖南省国际旅游节暨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之“水祭”大典在屈子文化园举行。
编者按:2023年,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怀沙自沉230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南在岳阳市汨罗市、屈原管理区举办2023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
6月21日,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泊潭屈子纪念园开园暨屈原逝世2300周年纪念活动在河伯潭屈子纪念园怀沙广场举行,活动以“水祭”端午民俗活动追思颂屈原为主题,历史打捞情景复刻、非遗心灵呼唤、渔父山歌等表演还原端午源头文化,弘扬屈原精神。
由2300个小粽子叠放成高2300毫米、直径2300毫米的巨型“追思之粽”。 张雪盈 摄中新网岳阳6月21日电 (张雪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湖南汨罗屈子文化园,万人齐声复诵屈原笔下名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端午节又快到了,粽子你吃甜的还是咸的?传统习俗,端午吃粽子、系五彩丝、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这些民俗增加了节日氛围。视觉中国供图 民间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希望江中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寄托了人们对屈原的情感。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安旭东 实习记者 胡子傲把给先人的悼言写入信笺,美好的祝愿“化作”纸船与千纸鹤,载满思念的小纸条和风铃一起被系挂在松树枝上……3月23日下午,八宝山殡仪馆老山骨灰堂北侧广场,一场“亲情祭祀·水溶祭情”追思活动举行。人们用“水溶祭祀”的方式寄托哀思。
人都认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至少比动物的感情更加复杂更加丰富。对于人来说,情感的产生和存续需要有特定对象,即需要与特定对象之间培养感情。在传统文明形态下,由配偶、子女、父母等组成的家庭,就是人们精神情感的培育之所,也是皈依之所。所谓心灵有所寄托,就是精神情感有特定的指向和归宿。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重五节。但据我国著名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考证,江南一带的古吴越人,以龙为图腾,“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