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凤是中国古人精神世界中出类拔萃的灵物。提及“人中龙凤”,不少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庞统,他们分别有“卧龙”“凤雏”的美称。其实在他们之前,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也曾被视若“人中龙凤”。「老子之学“不落言筌”」有趣的是,视老子为龙的正是孔子。
这个时候的中国迎来了第一次思想高峰,诸子百家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百家争鸣,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时在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头脑,全部聚集在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大门派的开创者都在那个时代出现了。
有朋友提问:孔子水平跟老子相比怎么样?这种比较没有什么意义啊?因为他们研究的不是一个领域的东西啊。老子研究的是世界的本源,宇宙的起源,天地的法则以及这种法则下最低限度的“用”,即他的国策建言:无为而治。
【点击关注,所有人都在看的齐家治企之道】道,渊深似海,高耸如山01、第一次会面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道家思想经典《庄子》,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天运》这一篇,前面我们分享了,庄子说,天和地并没有一个主宰者,但它们依然运行良好,正是因为其顺应了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才是天之道,天道是无为的。
孔子三十岁这年,来到周都洛邑拜访老子。老子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尊陈,老乃寿考之号,就如现在说的老人家。老子本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曾名鹿邑,水草繁茂,白鹤飞临,离洛邑很近。姓李,名耳,字聃。聃者,漫耳也,就是大耳朵。又字伯阳,阳者,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