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德淇最近,一场引导小学生理解“网络烂梗”的班会火了。江苏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语文老师朱文浩,发现学生一听到“背带裤”就咯咯发笑,进一步了解发现,学生之间有很多“网络烂梗”,比如“老六”“完了,芭比Q”之类。她索性将“网络烂梗”搬到课堂上,正面引导孩子们理解“网络梗”。
在周扬青发布微博后,网友建议周扬青去检查身体,小心得性病,她表示分手后马上去检查了,自己没问题,又有人问与罗志祥有关系的艺人是不是蝴蝶姐姐简恺乐,周扬青回复艾特简恺乐说是让蝴蝶去检查身体吗,这也算实锤与罗志祥有不当关系的女艺人就是蝴蝶了。
近期,多个平台陆续公布了2024年度关键词的评选结果。在B站,年轻人一年发送了超576万次的“接”;在小红书,搞“抽象”的评论数量更超1.6亿条;之前《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4年十大流行语,包括“松弛感”“硬控”“水灵灵地”等。这些风行一时的热词,记录着瞬息万变的时代。
来源:【天府融媒】“鸡你太美”“你个老六”满嘴三俗网梗;“黑子”“海王”“雌竞”张嘴就来……不知何时起,不谙世事的中小学生开始满嘴跑梗,甚至和他们聊天,一个词不小心就遭内涵大笑。这不是简单的代沟,而是网络用语泛娱乐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编辑导语:没有梗可以逃脱反讽,就像没有宏大能逃脱解构。为什么所有网络流行语的尽头都是阴阳怪气?经常泡在网上的朋友们,应该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社会热点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往往也是互联网语言井喷式丰富的时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蝴蝶有生命,它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而气球没有。所以,气球跟风走,而小蝴蝶会迎着风,用它的翅膀舞出自己最喜欢的舞蹈”——前不久,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一场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热词的班会引发讨论。
“尊嘟假嘟”“你个老六,我真服了”“我嘞个giao”……曾几何时,一些网络黑话成了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挂在嘴上的常用语,有人甚至把这些“梗”带进了学校、写进了作业。中小学生不分场合的玩“梗”行为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用“栓”字组词,小学生竟组出了“栓Q”?写作文表示处境不妙,小学生竟写出“芭比Q了,这下我们都玩完”?……当这些网络流行梗逐渐出现在小学生作业里,作为老师,会作何感想?据长江日报消息,为引导孩子规范书写词汇,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