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5年,陕西的非物质文化事业开启崭新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非遗项目,经过涅槃重生,升华蜕变,在2025年这一崭新时刻都有了更多内容。黄树立和“平安蛇宝”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雕刻成工艺品,被人们熟知。
1月9日,游客在西安博物院参观。陕西,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产,不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近年来,陕西各地不断创新,推出各类文博活动和文创产品,全方位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安1月16日电 (杨英琦)陕西省省长赵刚16日称,该省将壮大出版、演艺、文创等产业,发展人机交互虚拟电影、微短剧、动漫游戏、电竞等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央视网消息:最近几年,消费者对于文旅消费的热情和需求不断提升。随着春节临近,在陕西西安的各大景区商圈里,文旅国潮消费进入旺季。记者从西安城墙景区了解到,景区客流近期正不断攀升,预计整个春节假期期间总接待游客量将达到三十万人次。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寄托了中国人伦情感和家国情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在陕西孕育出更多故事。在陕西,有许多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岁月轮回春意浓,万象更新景如虹。元宵佳节的脚步渐行渐近,西安高新区在未来之瞳科学公园精心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日活动,旨在将传统文化的温馨与现代科技的魅力完美融合,为广大市民呈现一场视觉与互动的双重盛宴。本次活动将于2月12日(元宵节)举行。
2月7日,在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商业步行街,临潼区新推出的秦文化沉浸式XR(扩展现实)元宇宙体验项目“探秘·沉睡的帝陵”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在科技的加持下,体验者畅游“秦始皇陵地宫”,零距离探索千年帝陵的奥秘。XR不仅让文物活起来,还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央广网西安1月24日消息(记者侯凯奇)为了满足春节期间广大市民采购年货的需求,感受浓浓的春节氛围和陕西浓郁的年俗文化,1月23日,“新春有好市·潮趣逛大集”2025年长安好物新消费年货节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电影广场启幕。
春节前夕,为加快推进西安市作为热门旅游城市重要文化集散中心的消费潜力,掀起新春节气消费热潮,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消费市场繁荣,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1月23日至1月27日,西安市商务局将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电影广场举办一场商文旅融合2025年长安好物新消费年货节活动。
1月3日,记者从渭南市春晚组委会获悉,2025年渭南市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形象“渭如意”正式上线发布,祝福全市人民在新的一年如意康宁、好事连连。吉祥物有什么寓意,创作背后都有哪些故事?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渭如意”的总设计、非遗粗布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木兰摇品牌创始人张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