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网,9月28日,国新办就《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刘焕鑫表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稳定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生动体现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公布,文件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那什么是财产性收入?既然是国家规划的未来目标,那普通老百姓怎样才能更好地乘东风、抓机遇?3分钟时间,给你一个清晰的答案。财产性收入,顾名思义是由你的财产给你带来的收入。
财产性收入这个词,你可能觉得陌生,但这是拉开人与人收入差距的重要部分。那么什么是财产性收入呢?相比5年前十九大报告表述中表述的是: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就可以看出高层对居民财产性收入更加重视,这次的要求是多渠道增加。
从统计实践上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四大部分,分别是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四部分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收入,其他的收入则相对较少,尤其是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是所有收入中最少的一部分。
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新华社发 王琪 作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恒情3月12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作为财产性收入“主战场”的投资理财市场将迎来更多机会。收入不落实,生活就落空。
中央财办韩文秀: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先进的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中共中央7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按照三中全会的部署,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日前,国家统计局东阳调查队就浙江东阳市农村居民财产性增收难点进行了调研并形成报告。报告提到,农村房屋存在闲置浪费现象,资产收益难以实现,建议借鉴城市的房屋交易市场,使得农村的房屋拥有平等机会进行市场性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