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等什么?巍峨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高原的阳光下,宛若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静静地俯瞰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它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宗教的更迭,也承载着无数信徒的虔诚信仰和世俗生活的印记,金碧辉煌的宫殿、精美绝伦的壁画、浩如烟海的经书,无不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布达拉宫为谁而建造?谈到这个话题就得追溯西藏的历史。时间回到公元一世纪前后,广袤的青藏高原出现若干氏族部落,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合,山南河谷的雅砻部落、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脱颖而出,呈三足鼎立之势。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631年,由吐蕃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主持兴建,最初作为松赞干布的修行洞以及王宫。后来17世纪重建由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加措在清朝中央政府支持下重建布达拉宫,并确立其为西藏政教合一的中心。
新、旧《唐书》《唐会要》等汉文史料记述说,吐蕃所建立的第一批城廓是作为唐朝公主到达后的住所,当文成公主抵达吐蕃后,松赞干布专门为她建造了一座城堡,以表明吐蕃与一个“上国”建立了关系,以示对唐朝文化的敬羡,并以此夸耀昭示后代。
4月13日,我们五位老“搭子”,踏上了壮游西藏的旅程。进藏前,恰在阅读《艽野尘梦》。书中描写西藏的画面,不断闪现在眼前。“古树森森,皆三四人合抱者,高数十丈,荫翳蔽天,古藤缠绕,盖千百年前物也。”“黄沙猎猎,风雪扑面,四野荒凉,草木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