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海上的硝烟仍未散去,当也门民众在废墟中哀嚎,这场始于3月15日的军事风暴已持续四天。美军战机如秃鹫般盘旋在萨那上空,导弹撕裂夜空的画面震惊世界。但这场看似突然的袭击,实则是美国在中东布下的惊天棋局。究竟是什么,让美国不惜赌上全球航运命脉,也要对胡塞武装发起“压倒性武力”?
【导语】在红海硝烟弥漫的72小时里,也门胡塞武装与美国海军的对抗骤然升级。这支被白宫定性为“恐怖组织”的地方武装,竟连续四次向美国核动力航母“哈里·杜鲁门”号发动导弹与无人机攻击,迫使特朗普政府紧急调整中东战略。
“胡塞武装能击沉一艘美国航母吗?”这是美国媒体16日所提问题。过去一年中,美国和也门胡塞武装相互袭击,后者多次宣称打击了美国航母。胡塞武装究竟能否击中甚至击沉一艘美国航母?这一问题不时见诸报端,甚至“美国版知乎”Quora上都有不少网民热议。先摆一摆事实。
2025年3月,也门胡塞武装与美国海军在红海及阿拉伯海的对峙骤然升级。胡塞武装以低成本的导弹与无人机组合拳,对美军价值130亿美元的“哈里·杜鲁门”号 核动力航母发起24小时内两轮袭击,尽管美方坚称“未造成实质威胁”,但这场交锋已深刻暴露了现代海战的脆弱性与战略失衡。
当地时间16日晚间,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讲话称,胡塞武装再次袭击了位于红海北部的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和其舰队,袭击过程使用了导弹和无人机。这是过去24小时以内,胡塞武装第二次袭击同一艘美军航母。
红海热战打响,美国决心打趴胡塞关于也门胡塞武装声称“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杜鲁门’号航母及随行船只”,美方官员予以反驳称,胡塞武装发射的一枚导弹飞行失败,坠入也门海域,舰载机拦截了11架无人机,未对航母构成威胁。
副标题:导弹无人机齐发,中东战火灼烧全球航运命脉2025年3月17日,也门胡塞武装以一场震惊全球的军事反击,将红海推向了新一轮冲突的风口浪尖。24小时内,美国“哈里·杜鲁门”号航母编队两次遭遇导弹与无人机袭击,中东局势骤然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