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你还别不信,看视频看看我们国内的介绍安全气囊所要做的就是将乘客的速度降为零,同时确保乘客受到较少的损伤,甚至毫发无损。安全气囊的使用非常严格。安全气囊只能在乘客和方向盘或仪表板之间的有限空间内发挥作用,并且必须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完成使命。
气囊其实不是从缝隙中钻出来的,而是破盖而出的,你看到方向盘中央和副驾驶前面仪表盘上一般都是没有缝隙的,很光滑,但是光滑的表面下面会有一道精心设计的一条线,那条线位置塑料的厚度一般只有0.5mm甚至更薄,这就是传说中的撕裂缝。
汽车的安全气囊在危险时刻可以迅速弹出救人一命,算是危急时刻的紧急救命的一个重要的安全装置。但是安全气囊的瞬时间爆破力会对驾驶者造成重大的冲击,尤其作用到人的面部的时候,突然的爆出会致使驾驶者暂时昏迷。那汽车的安全气囊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
现在基本上每台车都安装有至少一个安全气囊,这是很基础的安全设备,最早于70年代初期由奔驰S级首先装配。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配合,可以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就这个每台车都有的安全气囊,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为啥有的时候明明出现事故,但安全气囊却无法工作?
当前销售的几乎所有乘用车都配置安全气囊,不可否认在各类车辆事故中,安全气囊对驾乘人员生命安全起到不可替你代的保护作用。但是因气囊弹出而致乘员鼻脸受伤的也不乏其例。汽车大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由炸药制成的气囊到底有多大危险。
国外一名男子用自己的汽车试验:把安全气囊放上轮胎后引爆,他们想看看轮胎能被炸多高,没想到下一秒围观的一位车主却要哭了。安全气囊被瞬间触发,轮胎直接被炸上了天。周围围观的人,拿出手机拍摄被炸飞的轮胎。结果没想到遭殃的是旁边的这辆车,轮胎从高处落下直直的砸到了他的车上。
前一段时间,在松原市乾安县的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儿,农民白天下地干活,把车停在道边,等回来的时候,方向盘上的安全气囊却不翼而飞了,更奇怪的是,车里并没有其它的翻动痕迹,只有气囊丢失了,并且在一个月当中,这样的事发生了十余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姜先生驾驶的奥迪A6L轿车在邢台威县的主干道上行驶时,为了躲避突然冒出的行人,猛打方向盘后撞到了路边的树上。然而,令他震惊的是,由于撞击,车子的前脸已严重变形,可安全气囊却没有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弹出。
大多数车都是只配备了正前的双气囊,安全气囊的打开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车速达到了规定值气囊就能引爆。一般的条件是汽车达到50公里以上的时速、初次碰撞为正面的、碰撞的物体或障碍物是刚性的。但是气囊引爆的指令是通过传感器来传达的,而传感器是通过感应汽车的减速度来工作的。
基本有车的家庭都知道,自家的车都有个救命的东西,叫安全气囊。但是,就是这个救命的安全气囊怎么就会致命呢?2013年11月24日,温州发生一起车祸,当时,坐在副驾驶上的妈妈抱着3岁的小孩,发生车祸的一瞬间,气囊弹出,直接打在孩子头上,导致颅脑损伤,颈部动脉大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