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实习生沈昕琪 香港报道3月13日,香港科技大学与上海实业集团宣布成立香港生物科技基金,双方将作为基金的种子投资者。该基金目标规模为6亿港元,其中将预留至少一半专门支持香港科技大学的初创生态圈。
随着越来越多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香港已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昨日,港交所发布的最新一期《香港交易所与生物科技快讯》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超过50家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当中包括19家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一家国际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4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在香港工业总会第 33 分组(生物科技及医疗保健协会)成立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大众对健康意识提升,高龄人口增长,生物科技以及医疗保健行业蓬勃发展,生物科技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产业以及发展方向。
中新社香港10月10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生物科技公司优基科技10日召开记者会宣布,获特区政府监管机构发牌认可制造先进疗法制品(又称细胞及基因治疗,ATP),并正式投产,成为香港首个ATP持牌制造商。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生物科技行业凭借其内在的创新本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但生物科技公司亦存在研发周期长、风险高、对资金的需求量大等特点,在其发展的较长时间内将难以满足相关上市规则下的原有上市标准。
港交所上市科主管陈翊庭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生物科技板块生态圈已经慢慢形成了,三年前上市科对于生物科技审批的专业人员只有2-3人,目前团队已经有14人,生物科技咨询委员会也在逐渐扩大化,等条件更为成熟完备后我们也是很有可能成为生物科技集资中心全球第一。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2022年春节,对于杜伟樑及其家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农历新年。今年1月开始,香港疫情出现了小规模的爆发,作为水中银控股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的杜伟樑已经把检测团队分成了ABC三队,轮流到公司上班,只可惜每个队伍都有成员相继感染,现在的处理方法是Team A感染了换成 Team B,Team B 感染了又换成 Team C去上班,全都倒下之后只能等哪位员工检测呈现阴性之后再过去上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香港,曾长期以地产为主,追求快速盈利。至于高科技产业,若无法立竿见影,企业家便不愿投入过多精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推出的大湾区政策促使香港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其定位。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创新药体系已基本形成。
7月26日,团结香港基金与内地两大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合作,联合发表题为《策动湾区港深引擎 孕育生物科技新机》的生物科技政策研究报告,针对港深两地的科技创新生态合作,为港深两地及香港政府提供七项建议,包括引进龙头企业、建立大型研究机构等,期望充分发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齿轮作用,带动香港和深圳两地生物科技发展,加速形成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