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冬至,一阳初生,千家万户吃饺子,祭祖先。北京城燕王府内,更是喜气盎然,王妃徐氏(中山王徐达长女)又生下一个男孩。燕王朱棣非常高兴,给孩子起名高煦。煦是温暖和润的意思。高煦还有个哥哥,名叫高炽,炽是火焰升腾之像。
永乐三年(1405年)的一个深秋午后,紫禁城乾清宫内气氛凝重。朱棣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太子朱高炽和幼子朱高煦分立两侧,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紧张感。今天,朱棣将要宣布一个重要决定,这个决定很可能会改变大明帝国的命运走向。
朱棣和徐皇后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在《山河月明》和《大明风华》中,朱棣对朱高炽尤为不喜,这并不是影视剧捏造,历史上的朱棣确实对朱高炽怎么看都不顺眼,但最后还是立他为太子,把皇位传给了他,难道仅仅因为他有一个“好圣孙”,其实背后还有更多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