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曾经公开表明:“如果重庆沦陷,政府就得迁到西康”。西康省在现今的中国地图上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历史上却曾经被列为陪都选项,可见其地位实非一般。那么,曾经的西康省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它究竟是为何能成为重庆之后的又一陪读选项呢?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开始逐步变强,工业军事化越来越完善,终于在全面侵华爆发时,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令日本军国主义者们野心膨胀,不再打算继续困居在海岛之中,开始向中国发起全面侵略战争,甚至猖狂叫嚣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可笑至极。
1931年,日本对我国发起了“九一八事件”,迅速将我国东北占领,也自此揭开了日军关东军大举侵华的序幕,无辜的中国人民从此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几乎中国的一大半领土都曾被日军占领。但是仔细观察的话,大家会发现日军的轨迹涉及了大半个中国,却唯独没有踏进过重庆。
但因为武器的悬殊,以及没有强大的空军和海军掩护,国民革命军最终不敌日军、上海沦陷、烈士殉国。其实早在1935年,蒋校长就带着国民政府的高官来到了大西南,名义上是督促当地的国民革命军和红军作战,实际上是考察哪里适合做战时的首都。
1938年,欧洲乱成了一锅粥。9月,满脑子“绥靖政策”的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在慕尼黑同希特勒、墨索里尼签订了《慕尼黑协定》,默许了德国人对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非法占领。英法两国在面对希特勒时选择了退让,他们希望德国这头猛兽能够一路东进,与红色苏联展开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