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德地图正式公布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11月,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且在定位时北斗的调用率已超越了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北斗已经广泛服务于国内导航用户,在定位贡献率方面反超美国的GPS。
以“车道级导航”为代表的中国北斗创新应用将在更大范围全面铺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表示,要发挥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张网”的作用,并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有机融合,让北斗高精度定位增强服务像水、电、煤一样真正触手可及、随需而用。
开栏语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今年正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的第30个年头,也是“半甲子”的重要节点。短短30年的发展历程,大潮激荡、风卷云涌,有太多“物”值得铭记。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 | 十一情报局编辑 | 十一情报局2021年10月22日,海南传来了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美国的航母在我国的海上失去了方向,他们引以为傲的GPS居然在中国的海域上失灵了!
来到今时今日,可能好多驾驶者根本没动过“记路”的念头,因为导航软件的确太方便了,即使大家知道怎么去目的地,甚至是每天上班都走一遍路径,司机们也会习惯打开导航,因为在躲避拥堵这件事情上,电脑明显胜过了人脑。
“你在哪里,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千万年来,人类一直在用各种方式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日月到星体,从罗盘到指南针,从无线电到雷达。一次次的技术突破都只为了那个苦苦追寻的坐标,而直到卫星导航系统的出现,才让这个答案变得到一个相对清晰的回答。卫星导航系统,即“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在地图导航领域,现在基本上已经被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两分天下,偶尔腾讯地图还会冒个头刷下存在感,但对开车的司机朋友们来说,拿腾讯地图导航简直像在开玩笑,它用的几乎全是两位前辈玩剩下的,目前来看基本不成气候,也难以撼动前面的两座大山,那对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来说,哪一个更准确呢?
从武汉走出去的第一代“北斗人”郑勇:用网络小说描绘卫星导航激荡三十年前不久,由阅文集团主办的第七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揭晓,在38092部参赛作品中,描写我国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进程的《只手摘星斗》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
2000年10月31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01星,为我国第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110秒视频,回顾短短20年间,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历程,致敬中国航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