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11月19日电 题:湖南:电力“订单班”助学子“家门口”就业新华社记者白田田不久前,21岁的肖菊元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工资。他带着平时省吃俭用的母亲去县城逛街,买了不少衣服和生活用品。肖菊元是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订单班”的应届毕业生。
有位在基层供电所工作的朋友曾经和我交流过一个具体的问题:近年来,政府鼓励农户自建新房,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但农村地区用户用电安全意识不足,导致他们在施工与后期用电过程中没有采取必要的用电安全措施,以至于出现了多起用电安全事故,甚至还有部分用户在高压线下建房、施工,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面对这些问题,他们多次宣传、多次上门沟通,甚至请求政府协助沟通,都很难有效解决,因为当地村民根本不鸟你,政府更是擅长推诿扯皮。
“师傅,节日快乐,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教诲,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在校努力学习、苦练本领,祝您和家人身体健康,万事顺意!”9月10日一大早,国网望城区供电公司靖港供电所网格服务经理陈伟,就收到了来自徒弟邓静的教师节祝福。
题:湖南:电力“订单班”助学子“家门口”就业。不久前,21岁的肖菊元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工资。电力“订单班”由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和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设,从2018年起面向湖南省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招生,脱贫攻坚完成后又继续面向脱贫户招生。
以师带徒,薪火相传,一代代电力人在连州小城的各个角落,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从刚入行稚嫩的新手,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力人,离不开身边师傅的谆谆教导。当教师节遇见“师徒情”,让我们一起听听“徒弟”们的自述,了解连州电力那些“薪火相传”的故事。
“是‘电力励志工程’把我培养成了一名电网人,让我能够接受教育并回到家乡工作。”2018级“电力励志工程”毕业生于美琳,目前已在怀化会同县供电公司团河供电所工作一年时间,正在家乡积极投身高温下的迎峰度夏及抗旱保电工作,以实际行动回馈着学校和企业的培养,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