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所描绘出的世界令人神往,如果能和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交朋友,也定是人生乐事。若穿越回古代,可与苏轼把酒言欢,畅谈美食美景与国家大事;或跟随徐霞客,用脚步丈量大好河山;又或者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感受归隐之恬淡快乐。
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吟颂高歌。竹中空具节,有虚怀若谷之心,有高风亮节之魂,诗云:“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文|编辑:潇潇引言宋代是文人墨客兴起的时期,他们在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文人墨客的生活方式不同于一般人,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来源:【新湖南云】四季春为先春联里的“春”是春节,是春讯,是春望你看这边——力透纸背,倾情泼墨字字福气满盈饱蘸对新春的憧憬与期盼百节年为首春联里的“联”是对联,是门联,是关联你看那边——行云流水,即兴赋诗句句款款深深寓意对新年的寄语与愿景文人墨客的“情”在哪?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古往今来,西湖之美被无数文人墨客吟诵。杭州因西湖而兴,历经千年营造,终成“人间天堂”。古代杭州的地方官员如何带领百姓治理西湖?始于2002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为西湖带来哪些改变?新时代的西湖又焕发出怎样的光彩?
笔墨绘山河,童心颂华章。2024年金秋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少年笔下铿锵的文字,是他们对祖国最长情的告白。10月2日下午,为纪念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绿》问世100周年,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联合温州市瓯海区举办首届“梅雨潭杯”华语青少年生态文学大赛。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 题:寒露:最是橙黄橘绿时新华社记者杨金志、郭慕清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寒初临,不动声色间,寒露送来了五彩斑斓、如诗如画的深秋。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寒露”就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春天,我们种下一苗新绿,期待一片绿荫。植树造林在我国有悠久历史,不少文人墨客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植树、爱树诗篇。桃红柳绿,堪称西湖春天最美的风景。宋代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曾疏浚西湖,后用淤泥堆砌起长堤,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春草绿,正当植树好时节,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全国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义务植树活动,履“植”尽责,尽心尽“绿”,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履“植”尽责,更要“植”理念。绿色是美丽中国应有的底色。树木植于土,绿色植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