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们需要向“焚书坑儒”的秦始皇,“抛弃糟糠之妻”的陈世美等人道歉的话,那么还有一个人也需要一声道歉。《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人皆知他懦弱、古板,不识妖怪还赶走徒弟,这样的唐僧难免让人吐槽。
我们印象中的唐僧就是个死脑筋,自己没本事还总是误会猴哥,一点都没有得道高僧的样子,实在不招人待见。在吴老的原著中,唐僧更是胆小怕事动不动就哭,虽然这些都是艺术形象,并不代表真实人物,可我们还是将假唐僧与真唐僧绑定在了一起。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古典浪漫主义神魔小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我们津津乐道的更多是孙悟空、猪八戒,对唐僧印象并不深刻,唐僧的原型更是鲜有人知,即便有所了解,也仅止于知道玄奘是一位唐朝的高僧。
印度学者指出:“如果说,征服者通过战争征服给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的话,那么,和平的使者不顾个人安危得失,远涉千山万水,传播和平的声音。中国著名的佛教徒玄奘,就是这样一位和平的使者。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也叫“唐僧西天取经”。唐僧,历史上确有其人,即唐朝僧人,大唐僧人的意思。提一句啊,另外的3位佛经翻译大家分别是:公元三四百年时期的东晋十六国的后秦高僧鸠摩罗什、以及公元四五百年时期的印度僧人真谛法师,和公元700多年时期的西域狮子国即今天的斯里兰卡高僧不空三藏法师,再加上大唐初年的玄奘法师,这是中国的佛经四大翻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