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畅是阿里通义实验室算法团队的核心技术骨干之一,他2012年本科毕业于复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而后加入阿里巴巴,研究兴趣包括表征学习、多模态预训练、推荐系统。
【阿里云副总裁李飞飞:AI下半场打“系统战” 大模型预训练将走向“寡头化”】财联社2月26日电,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2月26日在2025阿里云PolarDB开发者大会上谈到对DeepSeek近日开源周相关发布的看法,他认为,随着DeepSeek的火爆
中新经纬9月20日电 (林琬斯)“我不认为这是价格战,我的手机上网套餐不到200元,能用几十个G的流量,今天的流量放在二十年前,估计得用破产。所以,今天的价格不存在‘足够低’,相对未来庞大的应用来说,还太贵了。
“人工智能时代,算力的成本直接决定创新成本。”“杭州的新型算力中心可以支持高达万亿参数的基础模型。”9月26日,在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发表上述观点。
6 月 21 日,在阿里云上海 AI 峰会上,阿里云推出首个“AI 程序员”,它具备架构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多种岗位的技能,能一站式自主完成任务分解、代码编写、测试、问题修复、代码提交整个过程,最快分钟级即可完成应用开发,大幅提升研发效率。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达到GPT4级的国产大模型主动开源,拉平了开源、闭源模型之间的差距,让普通开发者也能用上最好的AI模型,大大加速了大模型的应用落地进程。”7月5日,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阿里云CTO周靖人表示,而开源开放战略将为大模型服务企业带来新的商业增长。
“阿里云正在围绕AI时代,树立一个AI基础设施的新标准,全面升级从服务器到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推理平台的技术架构体系,让数据中心成为一台超级计算机,为每个AI和应用提供高性能、高效的算力服务。
《科创板日报》1月16日讯(记者 黄心怡 毛明江 张洋洋 郭辉 李明明 陈美)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外AI及大模型在技术与产业落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新的2025年,AI有望继续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潮新闻 通讯员 方佳佳 记者 高心同虚拟数字主持人在屏中问好,AI音乐秀点燃全场,自编自演AI科普话剧,AI话AI,无人机在会场穿梭,机器人机器狗同台起舞……这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让公众直呼“AI味十足”。
来源:大众网 9月20日,“垂直大模型,全面释放数字生产力——浩鲸科技·鲸智大模型发布会”在云栖大会期间举行。作为垂直大模型的场景落地践行者和价值发挥者,浩鲸科技重磅推出“1+1+4+5+X”鲸智大模型技术体系,加速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今日,阿里云宣布自研大模型「通义千问」开始邀请用户测试体验,现阶段该模型主要定向邀请企业用户进行体验测试,可通过官网申请(http://tongyi.aliyun.com),请问有没有测试过的来说一下实际体验如何?对于此次阿里云发布AI大模型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