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牧草长大的牛羊,不仅长得健硕,体质也更好。”8月6日上午,记者在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乌山良二队的一处农地看到了一大片长势喜人的牧草,金堆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俊利告诉记者,目前全村牧草年亩产可达5吨,达到了一定规模。
北港岛景色优美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1日消息(记者 李文韬)你可曾想过,在海口美兰区演丰镇有这么些寸草不生的盐碱撂荒地、废弃鱼塘虾塘,如今被盘活起来,不仅种上了蔬菜,还建设成了旅游景点,为当地村民增收创收。撂荒地还能种蔬菜?
近日,在海口市甲子镇龙湾片区闲置土地复垦项目现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和田间道路铺设等建设。据了解,该民生项目旨在增加耕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完成后将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惠及当地红岭、琼新、海丰、民昌等村。
南海网1月10日消息(记者 易帆)在2025年海口两会上,海口市政协委员、海南大山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霄建议创新模式多途径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陈俊霄提出,近年来海口市采取了一系列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海口网6月6日消息(记者陈捷)6月6日,记者从“土地超市+闲储置换”制度创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方案》,部署在全省开展闲置土地处置专项行动,针对梳理出的8万多亩闲置土地,提出有偿收回退出一批、消除政府原因动工一批、依法无偿收回
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海口秀英区2022年来新增耕地指标3381亩,已启动谋划17个土地整治项目,今年预计可生产指标约10613亩,其中15个项目为“旱改水”,2个项目为新增旱地,1个全域整治项目。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9日消息日前,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印发《海南省因公共利益收回闲置土地补偿标准》,对因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等公共利益需要导致土地无法继续开发利用造成土地闲置,采取有偿收回方式处置,有效期5年。
用绣花一样的功夫,精雕细琢城市的每一个细节,是海口利用城市“微更新”取得民生“大成效”的治理手段,也是海口打造文明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落点。随着城市扩张渐渐步入存量时代,新增土地稀缺成为现实,城市更新、建设的重点转入对存量的提质增效阶段。
南海网7月31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 特约记者 陈创淼 通讯员 符志敏 文/图)在秀英区新村,有这么一位“兵支书”名为黄其桐,他和村“两委”成员创新工作思路,探索“以企带村,以村联户,深化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抓好基层治理工作,带领村民共建共享发展
盘活闲置土地 聚力产业发展。“听村委会的人说,这块地要打造成家庭农场,感觉前景不错。”8月24日上午,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内的一处闲置土地上,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不远处的树荫下,几位村民正在聊着村子里即将发生的新变化。
中新网海南新闻6月17日电(尹建军 韦伟)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机制,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便民利企服务水平,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日前出台《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一是全周期优化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流程。
来源:海口日报 项目是引领发展的“硬支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土地是全域发展的“主抓手”。近年来,秀英区各镇村立足资源禀赋盘活闲置土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多渠道、多形式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鼓起村民“钱袋子”。
将街角闲置空地合理利用,在城市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见美……近日,记者从海口市园林和环境卫生管理局了解到,海口市政府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 ——20个口袋公园已全面开工建设。在不久的将来,居民又添几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记者 王小武 文/图)重阳园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