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地加大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促进粮食稳产丰收。眼下,东北大豆正处在鼓粒期。辽宁今年积极探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大豆播种面积新增了10万亩以上。黑龙江海伦今年重点推广大垄三行密植栽培技术,比传统种植方式增加了株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
新华社哈尔滨9月22日电(记者黄腾)金秋时节,北大荒水稻进入收割季。付鹏站在田边,兴奋地说:“今年又是丰收年。”付鹏是北大荒集团共青农场有限公司的水田种植户,每年种植规模都有数百亩,农场的智能排灌系统,让他赞不绝口。“不用到现场看着,坐在家里用手机就能控制进水。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本期邀请安徽丰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安徽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潘中,请他讲述自己用农业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摄像头负责“观察”,传感器承担“感知”任务,而智能算法则负责“决策制定”……如今,在我国的一些农田和灌区,曾经依赖丰富经验判断与大量人力投入的灌溉管理已悄然迈入了数字化时代。“近些年,我国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气温回升,全国多地陆续进入春耕春管时节。田间地头到处是一副繁忙的景象。山东邹城:50余万亩小麦返青智能灌溉“润”春耕这两天,山东济宁邹城市的50余万亩小麦进入返青期,当地抢抓农时,利用智慧喷灌设备精准灌溉,全力做好春灌工作。
正值小麦返青的关键期,在邹城市石墙镇面坊村的麦田里,放眼望去,绿油油的麦苗迎风摆动,3台卷盘式喷灌机正沿着田垄缓缓行进,伞状喷头喷洒出的水雾,均匀地洒向麦田,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织就了一张“智慧春灌网”。
3月17日,在桓台县科信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千亩麦田里,埋藏于地下的伸缩式喷灌杆有序升起,旋转喷头喷洒的水雾在阳光中映出七彩虹,尽显科技魅力。过去,这片1000多亩的大田靠12台卷盘式喷灌机作业,浇一遍地约需10天,还得4人值守,人力物力投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