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话,每次收到来自姑姑的信,奶奶都非常高兴。因为那是奶奶得知姑姑近况的唯一途径,奶奶不识字,每次给奶奶读信之前,爸爸都会叮嘱我要报喜不报忧。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开始代替父母给姑姑写信,简简单单的信纸,不算工整的字迹,寄出去的是奶奶对姑姑的牵挂,全家人对姑姑的思念。
你还会写信吗?古人云“见字如面”。那个时代车马、信件都慢。只能默默期盼鸿雁传书,鱼传尺素。在这份漫长的等待中,思念被时间酿成了美酒。当你展信阅读时,信笺里的一字一句令人沉醉,仿佛远方之人就在眼前。如今,随着科技进步,手机代替了书信,键盘代替了笔纸,“叮咚”一声即可传递所有讯息。
“写信要先写什么?你给谁写的?对人的称呼抬头不要了吗?”晚上8点,当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在作文本上写下第一行字时,妈妈段明月眉头一紧,“夺命三问”脱口而出。作为一种独特的情感交流形式,写信在互联网时代似乎成了“奢侈品”。
“警察叔叔,谢谢您听我倾诉心事,我不再害怕了!”“有了这个信箱,我感觉自己有了可以依靠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写下信投进信箱,你们就会来帮助我们……”几天前,贵阳市南明区都司路小学的两名同学将自己写的感谢信投进了校门口的信箱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警察叔叔信箱”的认可与信赖。
毫无疑问,当我在英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是你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振作起来。Nothing will be able to erase our wonderful memories.Thanks again for your help, and I'm sincerely looking forward to showing you around in order to repay your kindness.
烟台开发区第六小学五年级一班 舒学晨指导教师 明照花敬爱的明老师:您好!仍清晰地记着,是在四年级的时候,您做了我们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您像我见过的所有老师一样,无怨无悔地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书写着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