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字典里,呦(yōu)这个字有三种解释,一是叹词,表示惊讶,比如说“呦,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啊?”。二是象声词,形容鹿的鸣叫,也可以用来形容哭声。三是语气词,相当于“啊”,例如说“你怎么自己就来了呦?”。
文/ 野渡中国女医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喜大普奔。有网友开始挖掘,说不仅她获奖成果的来源是古代医药典籍,而且她的名字也是取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小雅·鹿鸣》。原诗如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屠呦呦怎么读:tú yōu yōu屠呦呦简介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鄞州区)。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日前,三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亲笔信札现身孔夫子旧书网,信笺上有“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字样,信的写作时间大概为青蒿素药剂审批前后。屠呦呦 信札一通2页(2月14日) 图/孔夫子旧书网或许这些信札的发现可以为我们还原更多的历史事实,作证重要的历史事件。
不行,小编我得笑一会儿,一是高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小编感到自豪。再有,刚百度呦呦老师,竟然发现包括新浪微博头条新闻小编在内的一大批媒体把“屠呦呦”写成“屠哟哟”。屠老师的名字简直就是给新闻工作者埋的坑呀!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用声音传递温暖,欢迎收听红网夜读,我是田萌,田野的田,萌芽的萌。人生之路,漫漫且修远,恰似一场永无尽头的学习征途。从呱呱坠地时对世界的懵懂张望,到垂垂暮年仍对新生事物怀揣好奇,生活的每一刻都在为我们呈上知识的盛宴,而保持一颗学生心态,便是开启这场盛宴之门的钥匙。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近日,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现任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1988年出生的生物医学专家刘秀云已经出任该学院院长,此前,她曾任天津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据5月30日极目新闻报道)青年才俊的脱颖而出总是令人欢欣鼓舞,尤其是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会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