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科特迪瓦南部迪沃省格格杜垦区,一望无际的稻田映入眼帘。这里是中国援科特迪瓦农业技术合作的典范项目。自1997年第一批中国农业技术合作组参与项目以来,经过11期中国农业专家的不懈努力,格格杜垦区已成为科特迪瓦全国闻名的水稻种植基地。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像种韭菜一样种水稻,这样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你见过吗?在乐清市岩宕村的梯田里,就有这样一种新奇的水稻种植模式,农户只需一次育秧,即可实现多次收割。“这茬水稻再过一个多星期就可以收割了,是此轮种植收割的第二茬,到明年8月还能再收割一次。
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天炬带着团队,马不停蹄赶往梓潼、汉中、阆中等省内外各地,既要提前为种植户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方案、调试设备、指导田间作业,还要联系用粮企业,提前谈妥粮食收储订单。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栗园园 实习生 孙莎莎近日,市农学会组织专家组在开州区、永川区、巴南区,对市农机推广总站实施的水稻智能化高效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结果显示,通过播种育秧、耕整地作业、插秧作业3个环节智能化的集成运用,试验田最高亩产达到766.
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15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与四川德昌县人民政府在麻栗镇光辉村粮经复合产业园举办“粮安天下 共建彝乡生态大米基地”活动。经过测产,新品种粳稻软米品种“螺髻香2号”,亩产达到566.05公斤,为高海拔地区水稻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来源:闽南日报 处暑时节,在漳州台商投资区沙洲岛,成群白鹭自由飞翔,农民在稻蛙、稻鱼共生的田间收割水稻,农机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打田,好一幅生态和谐的良田“丰景”。沙洲岛地处九龙江江心,面积近4000亩,依江而立,土壤肥沃,水系发达。
【来源:广西新闻网】全区早稻单产高达393.91公斤/亩,同比增0.62公斤/亩,增幅排名全国第三。今年以来,广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对近600万亩水稻开展增密增穗行动,有效提升了单位面积的产量效益,成为全国农业增效的亮眼范例。“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雅加达3月14日电 (记者 李志全)眼下,印度尼西亚各地水稻陆续进入收获季。多方数据显示,2025年,这个东南亚农业大国的大米产量有望实现显著增长。印尼国家粮食局局长阿里夫14日表示,预计今年3月印尼大米产量将达到54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