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上海威尔仕健身多家门店出现门店合并、暂停营业等情况。其中涉及长宁区的番禺店和维景店,浦东新区的富荟广场店和徐汇区的日月光店。10月20日,威尔仕健身番禺店店员告诉记者,目前,门店提供的补偿方案中并不包含全额退卡退款的方案。
近日,上海普陀体育馆的共享健身房正式对外开放。新的营业模式无需办卡入会,市民只需要带着手机就可以扫码进场、按次按时消费,最低花两块钱就可以健身1小时。网友评论延伸阅读 共享经济的新尝试“这种健身模式,我们也在观察。
“进入这家健身房要扫描人脸,打开更衣室的储物柜也必须人脸识别。摄像头灯一亮,哪敢站在设备前面换衣服。”今年4月,“益心为公”志愿者向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反映了一条公益诉讼检察线索,检察官立刻前往现场开展调查。
“我决定在GAP期内认真减肥,刚做了半天功课,挖掘到了上海健身性价比的天花板——共享健身房。”“就在公司附近,有个搭子更好了,这样我就更能坚持锻炼下去。”“租房子如果家门口有家共享健身房,那真的是很香的隐性福利。”近日,上海街头的共享健身房火出圈。
想健身却担心健身房“跑路”?办理健身卡如何才能不被 “套路”?3月1日起,上海首设的体育健身行业预收资金“三限”标准,将通过对健身预售资金限期、限次、限额,有效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体育健身行业健康发展。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去健身房锻炼是不少消费者的选择。现在白天天气炎热,早上和晚间健身人数不断增多,一些晚间或24小时营业的健身场馆十分火热。上海的焦女士是一位公司白领,晚上8点30分,她来到健身房开始训练。
三伏天到了不少人想趁伏天好好健身减肥但有些健身房不文明行为真的让人望而却步近日有网友晒出这样一幕一位阿姨脚踩哑铃进行“足底按摩”事发上海一健身房只见一位阿姨坐在健身器材上脚下踩着两个小哑铃不断滚动好像踩着风火轮一样而在视频中其他健身者手上戴着手套被网友调侃“一看就是常客”“五步之
预付式消费在健身行业盛行,但健身机构关门或“跑路”情况却屡有发生,损害了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3月1日起,《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其中,健身预付卡消费被纳入监管范围,首次设定了“三限”的核心条款,即预收资金限额、限期、限次标准。
今年是《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实施1周年。我国多地都在探索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也就是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就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而伴随着健身圈的建设,有一类价格亲民、场地不大但设施齐全的共享健身房出现在很多城市。
跑步机上的健身人士。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摄每逢佳节胖三斤,节后甩肉,健身房迎来了客流高峰。2月7日晚上,在上海松江区摩立盛汇广场的一家乐刻健身房里,尽是努力减肥的身影,跑步机上健身人士挥汗如雨,运动器械则不时发出“咚咚”的碰撞声。
今年3月1日,《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施行,首次明确体育健身行业预付款“限额、限期、限次”的具体规定,本报做了《上海出台健身预付卡新规:卖卡有“三限”,健身房开始卷服务了》的专题报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年3月14日,《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5版)》《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健身指导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5版)》(以下简称《会员服务合同》《健身指导服务合同》)发布。
为规范本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体育健身行业健康发展,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于1月13日制定印发了《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
想健身却担心健身房“跑路”?办理健身卡如何才能不被 “套路”?3月1日起,上海首设的体育健身行业预收资金“三限”标准,将通过对健身预售资金限期、限次、限额,有效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促进体育健身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