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比新旧两版政策不难发现,“征求意见稿”不仅以管理条例形式发布,级别和效力高于2018年版管理办法,在具体政策条文中更强化了车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
据工信部网站10月28日消息,为健全车辆生产管理法治体系,全面落实车辆生产许可管理责任,持续一体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汽车产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技术性能,规范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汽车
中国网8月19日讯 为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活动,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日前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管理规定》明确,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
工信部近日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比新旧两版政策不难发现,“征求意见稿”不仅以管理条例形式发布,级别和效力高于2018年版管理办法,在具体政策条文中更强化了车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
汽车生产资质官方名称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许可,道路机动车辆是指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不包括汽车列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拖拉机及拖拉机运输机组。
现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了26%,意味着每卖出100台车,其中新能源汽车有26台。但是我国实行汽车生产资质公告准入制度,意味着,要想申请汽车制造资质,必须要经过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允许了才能制造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