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年逾75岁的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退休干部马树山,因通过邮寄信件给河北省、唐山市及迁西县党政领导干部,反映、举报现任迁西县委书记李贵富等人用人、城市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被迁西县检察院向迁西县法院提起公诉,要求以犯诬告陷害罪、诽谤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对于控告、举报和报案,扭送还是很好理解的,那就先谈谈扭送,扭送就是任何公民都可以将罪犯或者实施犯罪的人抓住,送到司法关机接受处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主要是指四类人员,一是正在实行犯罪或犯罪后被发现的,二是被通缉的在案人员,三是越狱逃跑的,四是正在被追捕。
支持有证据的检举行为。我们愿意相信,不是走投无路,没人愿意将自己的隐私曝光在大众面前,成为舆论焦点和谈资。但行使权力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实名举报的法律边界在哪里。虽然宪法赋予了公民检举权,但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检举不得恶意夸大、捏造或者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
《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对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和澄清检举控告失实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为纪检监察机关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规范检举控告秩序、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央视网1月28日发文:《爱国不是生意,举报应有依据》,接着有人喊对恶意举报者严厉打击,要法办。没在现场,不了解情况,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这是一件有争议的事情。“但是,消费者若以正常的视角和心理观察那家商场里的那些装饰画的全境,很难将图案与日本旭日旗划上等号”。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但实践中往往利用该项权利滥用检举揭发权,无中生有,诬告陷害他人的,可依据刑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那么,发表言论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什么实名举报构成诽谤罪?陈某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中发表文章,称已经结案的关于某烂尾楼的挪用资金案“是一起特大刑事假案”、“由某市黑恶团伙操控,由某市公安局黑警插手经济纠纷炮制”。
作者:张贵峰11月29日,中纪委网站发布题为《想举报,还在犹豫要不要实名?带你认识实名举报》文章提出,对于检举控告的内容失实,中央纪委信访室的回答是:先区分是诬告还是错告,认定诬告必须经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党委或纪委批准。
举报或者反映问题,但是没法提供被举报人违规的证据,只能提供线索。如果最后没有查出具体的违规事实,并不代表没有,举报人也并非虚构事实。被举报人能否告举报人诬陷,如果对被举报人的名誉造成影响,举报人谁是否构成诽谤或者损害名誉。这几种行为如何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