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田米 文/图标志性的短上衣、宽筒裤,再戴上花头巾、银腰链……惠安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素以吃苦耐劳著称,“惠女精神”更是享誉海内外,而作为惠安女最显著的特色装扮,惠女服饰也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鹿议十二】她出身山东富贵人家,三岁在香港街头当乞丐,十几岁被甄子丹的妈妈收做徒弟。她是《霸王花》里动作拳拳到肉、身手敏捷的may,她是《血观音》里身段柔软、手段高超、笑里藏刀的棠夫人,也是陈可辛电影《武侠》里“七十二地煞”中武功高强、心狠手辣的十三娘。
最近在网友留言中发现有网友怀疑我是日本人,不然怎么叫惠子。我先来说下惠子这个称呼为什么会出现在日本人的名字里,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孔子,老子,孟子等等称呼都是对古代先贤的敬称,“子”在这里是先生的意思。
岁月流金,芳华绽放。她们初心如磐、矢志不渝,诠释着新时代女性敢为人先的飒爽英姿;她们披荆斩棘、勇毅奋进,以智以勇奏响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激昂旋律;她们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将铿锵玫瑰的芬芳播撒在时代的征途上……柔肩担重任,巾帼践初心。
4月14日傍晚,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一座渔港,身着传统服饰的惠安女沿着海岸一字排开,摆起鱼摊,在夕阳下格外艳丽。当天,“穿越宋元·知行泉州——上海媒体、大V泉州行”团员们来到崇武古城,体验惠安独特民俗,感受勤劳的惠女风采。
61年前,因为一座水库,在闽南大地孕育生长的“惠女精神”一夜扬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著名作家舒婷的诗歌《惠安女子》中,惠安女“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岁月流转,潮涌不息。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9日电 (孙瑞红)第二届“福建省海洋文化论坛”惠安分会场“惠女精神的时代传承”活动,8日下午在惠安县崇武镇开幕。其间,多名专家学者围绕“惠女精神的时代传承”进行主题发言,并对“新时代惠女精神”方案进行论证。第二届“福建省海洋文化论坛”惠安分会场活动现场。
惠安是千年古县。在这片土地上,惠女、古城、滨海、雕艺、建筑、餐饮……每一块石头、每一道菜、每一片景色,都承载着惠安人的智慧和情感。惠安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积淀,形成的特色饮食文化,成为大美惠安新的名片。特别是惠安推出的“惠女家宴”,由十二道本土特色菜组成。
文|微史解读编辑|微史解读她是香港金像奖的第一位影后,17岁出道,22岁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打星”。40余年的演艺生涯里,惠英红从年轻貌美的“小红姐”,变成了气势夺人的“红姨”。这些年里,她累积出演了177部影视作品,演绎了177段缤纷人生。